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方峥嵘"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追寻绘本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效益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5年 第6期 31-32页
作者:方峥嵘江苏南京市上元小学 
绘本是儿童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它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儿童的生活事件,打开儿童接触生活的窗口,拓展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绘本,能为教学话题提供生动的生活情境。通过阅读绘本,学生能从图画、文字中还原和体验真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性作业的教育旨归:引领价值自觉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2022年 第4期30卷 39-41,59页
作者:方峥嵘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组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性作业架构起劳动教育主题学习通往生活的桥梁。本文通过对当前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性作业的实施情况的调查反思,尝试从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性作业的目标架构、设计、实施与评价中促进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向深度的法治教育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索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2023年 第26期 39-42页
作者:方峥嵘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 
项目式学习是走出当下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宽泛、浅表的法治知识习得的现实困境的有效路径。在实践应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德法相融、知行合一的育人文化,构建驱动认知与思维深化的探究性问题域,创设促进深度体验、意义建构的浸润式体验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心融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培育的路径探索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2022年 第30期30卷 12-14页
作者:方峥嵘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 
社会情感能力是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基于个人的道德认知与情感体验,在与外界交往互动中,掌握并运用的一系列与个体适应及社会性发展相关的能力。我国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社会情感能力的内涵分为“自我”“他人”“集体”三个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会过更美好的公共生活——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公共生活素养启蒙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2019年 第25期27卷 53-55页
作者:方峥嵘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 
随着儿童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公共生活成为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公共生活素养的培养,是时代发展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儿童整体品格养成及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低年级儿童虽然在生活空间上由'私人空间'走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共生理念下情感教育的实践路向探寻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2023年 第40期 11-14页
作者:方峥嵘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 
情感作为人的精神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教育关注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培育,支持人的健全发展。本文尝试基于共生理念探寻学校情感教育的实践路向。一、共生理念下情感教育的逻辑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坚定文化自信 涵育责任担当——五上“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学与思考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2023年 第31期 66-69页
作者:方峥嵘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南京211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的教育主题之一。教学“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师可以以文化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多元活动体验中共情,以“回望中展望”的历史思维探寻文化根基,以“共同体”视角追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自然观的转变与教学应对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2019年 第49期 57-61页
作者:方峥嵘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 
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其热爱自然、乐于亲近自然的情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之一。《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蕴含的自然观念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多变化,强调引导学生在与自然的交往活动中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启智育人:道德与法治历史主题教学探索--以五下《中国有了共产党》的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2021年 第52期 21-24页
作者:方峥嵘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南京211100 
党史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历史主题的内容之一。历史主题的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涵育学生生活实践智慧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在对历史事件的反刍中追寻意义世界的通达,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纵横交错的联系,探求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慧”求助中“慧”生活——以《请帮我一下吧》第一课时为例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2022年 第39期 59-61页
作者:王梦颖(执教) 方峥嵘(点评)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道德修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指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