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方铭"
6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孔子诗论》与孔子文学目的论的再认识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2年 第2期 33-36页
作者:方铭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文系 
2001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内容包括《孔子诗论》、《缁衣》、《性情论》,其中由29支竹简构成的《孔子诗论》,对于孔子及《诗经》研究乃至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国艺术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视文化发展中的地域特性——兼评蔡靖泉教授《楚文化流变史》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 第4期 169-170页
作者:方铭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100083 
法国人丹纳强调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对艺术的影响,其在讨论"艺术品的产生"一章中,通过经验证据和推理证据,试图论证"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阮章竞回忆录:太行山岁月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2013年 第4期 13-25页
作者:阮章竞 方铭 
一、太行山的文化事业太行山剧团的驻地距八路军总部极近,因此我们常能见到八路军总部的领导人,他们给予太行山剧同和其他艺术团体以很多关怀和指导。同时,八路军总部和边区政府也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扶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史与文学历史的复原——关于文学史写作原则及评价体系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 第1期 20-23页
作者:方铭 
韦勒克和沃伦在其中曾经对英国文学编史历史进行回顾,指出,'应当承认,大多数的文学史著作,要末是社会史,要末是文学作品中所阐述的思想史,要末只是写下了对那些多少按编年顺序加以排列的具体文学作品的印象和评价',因而'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在路的中间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 第3期 33-36页
作者:方铭 
《中国文化研究》自1993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15个年头。期间承蒙学界同仁垂爱,我刊已渐成发达之势,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值此之际,我刊所在的北京语言大学本着立足首都北京而阐扬中华文化于世界的志向,设计了首善之区文化建设的课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克思主义与茅盾创作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 第4期15卷 55-62,92页
作者:方铭 胡程 
茅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大家,他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可算是学兼中外,涵盖古今。“五四”以来,新文学受西方文化和思潮影响很大。茅盾是主观上自觉吸收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一个杰出代表。但我们认为,茅盾对于西方文化与思潮的接纳,是以马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基于二代测序拷贝数变异检测的新方法
收藏 引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1年 第1期40卷 435-441页
作者:杨浩 姜丹 方铭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大庆163319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 
区域捕获测序是针对基因组特定区段如对MHC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区域、外显子区域等测序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捕获测序中探针设计不均匀而造成区域内测序深度变异很大,因此,与基于全基因组的测序数据相比,其拷贝数变异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屈原:中国诗歌史上伟大的诗人
收藏 引用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 第3期20卷 30-35页
作者:方铭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100083 
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其作品表现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以激荡的情感展示出爱国热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揭示了社会的许多问题。不仅体现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而且给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青花花鸟画纯以东方色之素静美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年 第3期47卷 49-51页
作者:方铭一方青韵景德镇333000 
"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凡青之属皆从青。"古人将青色作为万物伊始之色。青是一种单色彩绘。从绘画和其他陶瓷彩绘的角度和要求来看,无疑地是一种局限性很大的装饰手段。可是这种被认为是局限、制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屈原作品叙述方式刍议
收藏 引用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 第1期15卷 25-32页
作者:方铭北京语言文化大学100083 
楚辞是以抒情为特征的,但是,其抒情的特点又蕴涵在对事件、个人遭遇、感情的叙述之中。其独特的遭遇和感情正是通过奇特的叙述方式体现的,因此,屈原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成就也体现在作为抒情诗的叙述方式方面,屈原作品叙述方式的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