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时胜勋"
4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话语权与中国文艺理论国际地位问题的新世纪考量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 第5期33卷 135-147页
作者: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国艺术话语权是中国艺术遭遇西方话语霸权所出现的文艺理论新问题,由于理论表述对艺术话语呈现与话语权获得至关重要,因此文艺理论话语权是中国艺术话语权的核心。国际地位是话语权走向国际性的问题深入,它更为自觉地将话语权纳入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人文学在当代西方的确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2013年 第6期 55-64页
作者: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 
对艺术的理解离不开它特定的文化与思想语境。对艺术语境化的理解也使得重提"什么是艺术"之问成为必须。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给艺术的定义和分类提出了挑战,一个崭新的概念——"类艺术"应运而生。作为新近出现的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当代艺术:从历史叙事到中国现代性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3年 第3期 63-68页
作者:时胜勋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中文系 
历史叙事有动力模式、空间模式、时间模式,并制约着艺术史叙事。艺术史叙事要处理的是历史性和时间性问题即价值性与事实性问题。就中国当代艺术史叙事而言,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现代性叙事,但现代性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多有变异,并非对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话语的思想脉络与中国艺术话语问题的提出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3期29卷 49-61,7-8页
作者: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 
艺术话语是20世纪后结构主义转向过程中出现在艺术研究领域的新兴问题。对艺术研究而言,后结构主义转向体现为话语转向、图像转向、文化转向。话语转向是语言学转向的深入发展,彰显了交往性言语实践的重要性。图像转向改变了艺术研究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向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生成的微观态势及其启示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2022年 第9期54卷 148-158页
作者: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不是一个同质化、单线性的状态,而是由不同思想阵营、知识力量构成的一个对话的、循环的、再生产知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理论的实践阐释尤为重要。在这方面,辛西娅·弗里兰的新感知理论、特里·巴雷特的综合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何理解现代艺术——艺术史叙事与西方文明的多样性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2013年 第8期45卷 127-137页
作者: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如何评价现代艺术是一个巨大的学术难题,不能简单下判断说它好或者不好。对现代艺术的理解需要开启现代艺术不同的艺术史叙事空间。理解现代艺术有五种艺术史叙事范式,即社会史、艺术史、技术史、精神史、形象史。社会史侧重的是现代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身份:中国当代艺术的身份焦虑及其精神境界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3年 第5期 67-73页
作者: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 
身份的由来充满"焦虑",弥漫在艺术领域和艺术家身上。艺术身份的出现是与艺术全球化、艺术国际资本、艺术现代性、艺术学术语境密不可分的,也是艺术行业急剧扩张的结果。艺术身份具体表现为本体、美学、文化三大方面,其中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艺术美学的符号体系与国际审美共识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4年 第4期 63-72页
作者: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国艺术美学是世界艺术美学的瑰宝。从符号学角度而言,中国艺术美学大体包括中国音符、中国线条、中国画面、中国造型四个方面。中国符号植根于中国文化、哲学精神,是有意味的形式。中国音符传递出东方文化的天籁之音,中国线条表征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话语的历史脉络及其制约力量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 第3期 171-177页
作者: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国当代艺术深处全球化处境之中,如何更好地彰显本土文化特征就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面对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问题,当前有比较明确的反对和赞同意见。就历史而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作风与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书法观念审理与人文价值透视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6年 第6期 93-98页
作者:时胜勋 刘巍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当中最具民族魅力的一种,今天依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近年来,当代书法却问题重重,在遭遇当代艺术、商业资本、市场逻辑之后,书法是什么,书法的本体是什么,书法是人文艺术吗,书法将来该走向何方,就成为迫切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