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昂智慧"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自我、物体与艺术体验——评林赛·沃特斯《美学权威主义批判》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4年 第2期 132-135页
作者:昂智慧 
《美学权威主义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的著者林塞·沃特斯(Lindsay Waters)在该书的前言中声明,他的目标在于“揭示出西方20世纪批评和理论上的另一种历史”,因为“本雅明、保罗·德曼和爱德华·萨义德等理论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运用虚构艺术进行理性思考--评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的代表作《不是命》
收藏 引用
《译林》2003年 第3期 179-184页
作者:昂智慧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210093 
卡夫卡曾经在他的作品中虚构了一个寓言性的荒诞事件:约瑟夫·K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却在一天早晨被捕了.卡夫卡似乎以他那特异的、令人痛苦的敏锐感受力预见了犹太人即将遭受的灾难.卡夫卡去世还不到二十年,他所虚构的荒诞场景就出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叙述时间的形式与意味——评福克纳的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
收藏 引用
《当代外国文学》1992年 第4期13卷 167-170,176页
作者:昂智慧南京大学中文系 
"当代多数大作家——普鲁斯特、乔伊斯、多斯·巴索斯、福克纳、纪德和弗吉尼亚·沃尔夫——各人都曾试以自己的方式割裂时间."在这些大师中,最执着于探索叙述时间的审美形式和意味的,当然首推威廉·福克纳.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20世纪西方小说人物的自我形态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2000年 第6期 69-76页
作者:昂智慧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20世纪西方小说人物展现出对自我进行不懈追寻的特征。它具体地体现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自我迷恋阶段 ,即在 2 0世纪初 ,小说家们的自我观照已成为时代的风习 ,但这种自我观照同以前的自我反省大不相同 ,普遍地丧失了自豪感 ,增加了许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卡夫卡的中国寓言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丛刊》2011年 第1期12卷 195-201页
作者:昂智慧南京大学文学院 
阅读卡夫卡就如同走进了一个迷宫。这个迷宫是由卡夫卡和他的作品组合而成的。没有人能够声称自己已经完全读懂了卡夫卡和他的作品,我们甚至不得不承认,对于卡夫卡和他的作品,我们所有的读解都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误解。M.布朗肖曾说:&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