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本文以《HTML网页设计》课程为例,介绍高职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时,学习兴趣往往不高,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开发《HTML网页设计》数据化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结合线上学习平台,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摘要:文章以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为例,采用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按照“构思(C)、设计(D)、实施(I)、运行(O)”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设计课程教学,建立以课前构思生产项目和思政案例,课中双任务驱动和思政贯通设计,实施技能训练与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课后学习拓展,最后总结了采用CDIO模式的教学实效情况。
摘要:通过分析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采用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中线下讲练、课后检测与反馈等环节组织教学过程,结合学情、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对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和内容的选取上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说明。
摘要: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以纸质教材为核心,将开发好的教学资源与纸质教材相融合,除纸质文本外,配套了在线数字课程资源,使教材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更直观,更加符合学习者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主要探讨数据库应用技术教材的现状,分析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介绍了软件开发类课程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路,同时以“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软件开发类新形态教材建设的路径^([1])。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HTML网页设计》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HTML网页设计》课程建设实践,总结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在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对其他课程开展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的教学模式有益启示。
摘要:介绍高云水库输水洞存在的问题及除险加固重建设计与研究。
摘要:利用分子模型化软件(InsightⅡ)研究了两类钾高子通道开放剂(KCO)的构象,构象分析的结果说明这两类KCO具有共同的药效团结构,这有助于进一步设计新的KCO分子。
摘要:在大体积砼中采用大掺量粉煤灰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将外温差预测与监测相结合 。
摘要:为给山核桃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分别设计了CK处理(不施肥)和N1(有机与无机配方低用量氮肥)、N2(有机与无机配方常规用量氮肥)、N1+P(有机与无机配方肥和磷肥配施)、N1+K(有机与无机配方肥和钾肥配施)施肥处理共5个处理进行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山核桃叶片养分含量的周年动态变化趋势,探讨了施肥与山核桃植物营养状况及山核桃生长和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3年,N1、N2、N1+P、N1+K处理下山核桃叶片的氮、磷、钾含量随山核桃生长均呈上升趋势;N1处理能促使山核桃叶片氮含量增加;N1+P处理可促进山核桃叶片对磷含量的累积,N1+K处理对山核桃增产效应的影响最大。2013年在旱灾条件下,N1+P或N1+K处理均有利于山核桃抗旱性的提高及山核桃林相的恢复,促使山核桃稳产高产;N2处理因氮肥过多致使山核桃减产。文中建议,在目前施肥结构下减少山核桃林地N肥用量,平衡N、P、K养分供给,补充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可促使山核桃稳产。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CO_(2)气腹压力预设阈值设定方案的构建,及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6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及现况调查相结合方式,设计2版调查表,进行3轮调研,符合组间匹配原则下分为观察组283例(其中肝胆外科124例、妇科133例、胃肠外科26例)和对照组333例(肝胆外科139例、妇科159例、胃肠外科35例)。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5 min(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0.5 h(T2)、手术结束(T3)四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呼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_(2))指标变化值;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皮下气肿及术后不良反应例数。经汇总分析整理,构建一套实用的各类腔镜手术的CO_(2)气腹压力值的设定指标。结果横向比较:T1时点:两组患者SBP、DBP、HR值较T0时点降低(P<0.05);T2时点:观察组DBP值较T1时点上升(P<0.05);T3时点:两组SBP值、观察组DBP值及HR值较T2时点上升(P<0.05);两组ETCO_(2)值各时点较上个时点均上升(P<0.05)。纵向比较:两组患者T0、T1、T2各时点HR值有变化(P<0.05);两组患者T3时点SBP、DBP有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皮下气肿、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及肩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低气腹压力,有效提升苏醒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构建手术外科细化标准的CO_(2)气腹压力阈值,实施动态精准预设为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提供依据。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