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景育民"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长春到N个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行囊》的创作思考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 第4期 14-17页
作者:景育民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 
本世纪初中国城市文化建设在经济复苏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城市雕塑建设开始以多样化的形态出现在城市、乡镇。公共艺术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而越发变得时尚。城市文化建设逐渐体现时代的关注点与公的心理诉求,乃至思考当代人所处环境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雕塑创作思考
收藏 引用
《雕塑》2008年 第2期 51-52页
作者:景育民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 
  雕塑作为一种造型语言和样式,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雕塑作为实体,强调它的立体语言 (长、宽、厚的概念),以及空间占有及独特的表现力,曾经承载着记录历史、延续人类文明的重任.在人类历史上,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当属最经得起岁月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念与材料的创新,塑造自然的精灵——张雯迪雕塑作品解读
收藏 引用
《雕塑》2015年 第2期 18-21页
作者:景育民 
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珀斯(perth)是澳大利亚的第四大城市,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与纯朴原生的自然观,使得这里成为世界公认的宜居城市.不久前在这里举行了澳大利亚第十一届珀斯(perth)海边雕塑展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艺术家创作的6...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与自然的和声——英国古德伍德雕塑公园游记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2期 37-39页
作者:景育民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 
静谧的山川河流,曼妙的田野炊烟,让我们回想起出发的原点……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雕塑艺术已经和城市共生,并成为公共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从农业文明一路走来,完成了工业文明的梦想。城市像一个容器,承载着人对自然的欲望与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精神的符号——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 第3期 28-32页
作者:景育民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 
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历史较短,在20世纪初叶,上海、南京、武汉、北平、天津等大城市曾出现过少量的城市雕塑,大多为纪念性作品。同时,上世纪初一批当代文化先驱走出国门,取法西方,开创了中国雕塑的现代形态,如李金发的《伍廷芳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戈壁上隆起的生命之丘——董书兵的大地公共艺术实践
收藏 引用
《雕塑》2017年 第6期 46-49页
作者:景育民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大学 
瓜州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在风动沙流的旷荡中繁衍生息,用生命、心魂去体验和感悟着大自然的雄浑与广袤;如今沙石沉静,丝绸之路的故道残痕,飘落的城郭沧桑仍在向世人诉说着历史与世事的变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温馨的回眸与冷峻的静观——崔国琦的《朝阳沟外传——栓宝打工记》评述
收藏 引用
《雕塑》2008年 第1期 44-47页
作者:景育民 
崔国琦1954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现就职于郑州市文联。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主要作品:《河蛋蛋》1999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秋天的歌》《盘鼓》《布谷鸟》《星星月亮》入选德国·柏林亚太艺术展。《一方水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祖光的雕塑艺术
收藏 引用
《雕塑》2003年 第5期 54-55页
作者:景育民 
25年前,初识祖光是在天津泥人张泥塑工作室,那时他的作品就已不同于传统的泥人,而具有时代感和思想性。其中,《踏新途》以生动的造型语言表现了那个时代中国青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与时代精神。 祖光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路,本可以顺利地走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塑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会址系列浮雕创作评述
收藏 引用
《雕塑》2010年 第1期 32-37页
作者:景育民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地处震区的小金县也遭受重创,文化遗迹严重损毁……震后,依据四川省和阿坝州小金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江西省对口支援小金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规划实施方案逐步出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技能训练到综合素质培养——关于雕塑教学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 第2期 51-52页
作者:景育民 
世纪之始.科学、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更加证明了本世纪知识经济的主导地位.而知识经济的支撑则是教,要在梳理和完善我们传统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延续传统、立足当代、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完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