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曲臣"
4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露天煤矿应用井巷输煤系统的初步探讨
收藏 引用
《煤炭工程》2012年 第S2期44卷 12-14页
作者:曲臣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5 
通过对安太堡露天煤矿端帮巷道与井下输煤巷道的联合布置工艺系统分析,探讨露天矿采用井巷输煤系统的可行性,并从缩短露天矿采剥运距、增加内排空间、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探讨应用该工艺系统的必要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铁南矿井Ⅱ_(2-1)煤含水层下开采可行性分析
收藏 引用
《能源与节能》2013年 第3期 17-19页
作者:曲臣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5 
通过对铁南矿井主采的Ⅱ2-1煤层上覆Ⅲ含水层组层位、厚度及富水性等参数的分析,初步探讨Ⅱ2-1煤层水体下采煤的可行性,并给出开采Ⅱ2-1煤层的具体思路及建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筑物下采煤方案比较及可行性分析
收藏 引用
《能源与节能》2013年 第5期 87-89页
作者:曲臣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5 
如何经济安全地开采"三下"压煤问题,是有效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并解决矿区可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对岩层与地表移动理论及对目前国内的"三下"开采技术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并以阜新兴隆煤矿为实例探讨如何减小开采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倾角煤层综采设备配套的初步探讨
收藏 引用
《能源与节能》2013年 第2期 18-20页
作者:曲臣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5 
通过对大倾角煤层采煤过程中存在的煤壁片帮、"三机"倒滑等问题的分析,结合典型大倾角煤层矿井的生产实际中工作面设备配套的实际现状,初步探讨实现大倾角煤层安全、高产、高效开采的设备配套的主要原则及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立井井壁变形光纤光栅远程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收藏 引用
《煤矿安全》2023年 第4期54卷 232-238页
作者:井庆贺 朴春德 崔义 闫寿庆 于斌 曲臣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满洲里021400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00015 
针对高寒矿区表土层冻融作用和含水层水压力引起的井壁变形问题,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原理,沿井壁环向和竖向安装了10层光纤光栅应变和温度传感器,提出了井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确定了混凝土结构变形破坏阈值,建立了立井井壁变形远程实时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XF型矿车计数器设计与应用
收藏 引用
《煤炭工程》2005年 第10期37卷 63-64页
作者: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电处河南平顶山467000 
文章详细介绍了XF型矿车计数器的设计和工作原理,以及在小煤矿生产实际中的使用情况。经过反复试验并解决了干扰问题,为小煤矿原煤生产计量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应用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矿井主排水系统全自动化运行模式的关键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矿山机械》2013年 第10期41卷 139-141页
作者: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机电处河南平顶山467000 
目前,在大型矿井泵房的排水系统设计中,《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一般需要设置多台水泵,一组工作、一组检修和一组备用,现阶段排水普遍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其操作过程繁琐、工人劳动强度大,由于人为因素多、受操作工水平限制导致启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矿井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煤矿安全》2014年 第1期45卷 90-91,94页
作者: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机电处河南平顶山467000 
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作为矿井提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液压制动系统安全可靠,在矿井提升过程中保障工作箕斗的安全提升与落井任务。根据现有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原理,分析液压系统原理图,优化结构设计,加强安全制动系数,提出具有监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副井绳式防撞梁及托罐装置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矿山机械》2003年 第9期31卷 58-59页
作者:周雷 兖矿集团南屯矿机电科山东邹城273515 平顶山煤业集团机电科 
《煤矿安全规程》第396条规定,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内,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防撞梁不得兼作他用。防撞梁必须能够挡住过卷后上升的容器或平衡锤;托罐装置必须能够将撞击防撞梁后再下落的容器或配重托住,并保证其下落的距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利用RGIS系统留设村庄保安煤柱
收藏 引用
《煤》2008年 第10期17卷 81-81,97页
作者:潞安环能股份公司漳村煤矿山西长治046032 
保安煤柱设计是煤矿测量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项目,它涉及的是能否保证煤矿井下生产、地面重要设施及人民生命的安全问题。传统的手工设计精度低、效率低。借助RG IS进行煤柱设计,方便、快捷、准确,是传统手工设计所无法比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