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曹兴忠"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北京慢正电子强束流磁场输运系统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4年 第5期28卷 560-563页
作者:曹兴忠 王宝义 于润升 魏存峰 薛德胜 魏龙兰州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9 
针对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慢正电子强束流系统对输运磁场的设计要求 ,本文对不同规格的磁场输运线圈模型、长螺线管端口处磁场的补偿以及地磁场和弯管道对正电子束流的影响等进行了计算 ,提出适用于本系统传输慢正电子束流的输运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合金元素对钛合金绝热剪切敏感性的影响机理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7年 第3期47卷 336-344页
作者:李金泉 徐碧聪 靳硕学 张鹏 姜增辉 曹兴忠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沈阳110159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 
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对工业纯钛(TA2)和钛合金(TC4)进行切削试验,获得了不同形态的切屑.从价电子结构角度研究不同合金元素对绝热剪切敏感性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绝热剪切敏感性与界面电子密度和晶格电子密度有关,界面电子密度越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2)Na放射源慢正电子束流插入装置的研制
收藏 引用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 第10期30卷 1036-1040页
作者:王平 曹兴忠 马雁云 秦秀波 王宝义 马创新 魏龙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慢正电子强束流是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打靶产生的高强度低能单色正电子束流.为了提高强束流的机时利用效率和节省强束流用于新建实验站的调试机时,设计了一套基于22Na放射源的慢正电子束流装置插入到强束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起始信号触发判选的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方法
收藏 引用
《核技术》2018年 第6期41卷 37-42页
作者:韩振杰 刘福雁 张鹏 王宝义 曹兴忠 李玉晓 魏龙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郑州450001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研究中心北京100049 
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作为一种典型的核物理时间测量方法,其最为关键的两个性能参数是时间分辨率和符合计数率。决定时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探测器中闪烁晶体及光电转换器件的时间响应,而符合计数率不仅取决于探测器的探测效率,还取决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慢正电子强束流束团化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 第2期30卷 166-170页
作者:马雁云 裴士伦 曹兴忠 王平 魏存峰 马创新 章志明 王书鸿 王宝义 魏龙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中心 
慢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是研究材料表面微观缺陷的重要分析方法.束团化系统是实现慢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的核心部件,主要由斩波、聚束两部分组成,它可以将随时间连续分布的束流束团化,从而获得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的时间起点及满足时间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预聚束器-斩波器”结构对慢正电子束流束团化的影响模拟
收藏 引用
《核技术》2019年 第9期42卷 14-20页
作者:刘龙朋 刘福雁 裴士伦 况鹏 王宝义 张鹏 张怀强 曹兴忠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330013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研究中心北京10004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设计中心北京102413 
慢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是一种灵敏度高且可以无损探测材料微观缺陷的重要分析方法,束流束团化系统是实现该技术的核心部件,主要用来产生满足寿命测量时间分辨的束团并提供正电子产生的时间信号。本文选用Parmela程序,基于“预聚束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管径渐缩式静电透镜束流动力学研究
收藏 引用
《核技术》2023年 第10期46卷 1-7页
作者:尹毅 张红强 彭雄刚 况鹏 张鹏 刘福雁 田丽霞 李润东 杨鑫 曹兴忠 王宝义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330013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研究中心北京10004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绵阳621900 
电透镜是横向压缩带电粒子束的常用技术手段,在获得高空间分辨、高亮度等高品质聚焦电子束/离子束/正电子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低能、大束斑带电粒子束的聚焦过程,本文设计了基于管径渐缩式简单电极结构的电透镜聚焦方法,采用SIM...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脉冲慢正电子束流的检测
收藏 引用
《核技术》2007年 第4期30卷 246-249页
作者:王宝义 曹兴忠 魏存峰 章志明 马创新 张天保 魏龙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9 
本工作设计了一种通过测量脉冲慢正电子湮没辐射在闪烁探测器的积分效应进行测量和标定脉冲正电子束流强度的方法。通过对探测器的刻度,定量测量了北京慢正电子强束流项目中慢正电子束流的流强和能谱发布,为脉冲正电子束流的直流化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慢正电子强束流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核技术》2004年 第6期27卷 435-439页
作者:曹兴忠 王宝义 章志明 魏存峰 张天保 薛德胜 魏龙兰州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采用电子束流以及脉冲慢正电子束流对系统进行了调试,对束流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于模拟电子的传输效率高于98%,电子束斑直径小于5mm。在目前加速器短脉冲的运行模式下,脉冲慢正电子束流的强度达到了1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中干扰信号对谱仪和测量结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核技术》2023年 第6期46卷 53-59页
作者:王垒 彭雄刚 张红强 于润升 张鹏 伍海彪 吴亚茹 王宝义 曹兴忠 肖德涛 刘福雁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衡阳421001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正电子湮没信号的精准采集与关联符合技术是寿命谱灵敏表征材料微观缺陷的基础。测量环境中放射性射线对正电子湮没信号采集的影响,制约着寿命谱方法在复杂辐射背景中应用,特别是在核结构材料中子辐照损伤研究中,中子活化诱发的放射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