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曾大力"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的现状和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稻米》2010年 第2期16卷 5-9页
作者:苏岩 钱前 曾大力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6 
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使水稻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时代,并对水稻育种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分子标记、转基因技术和功能基因组学的不断深化,分子设计育种作为水稻育种的新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育种实践。本文简述了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稻理想株型的遗传基础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稻米》2014年 第2期20卷 1-6页
作者:冷语佳 钱前 曾大力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6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世纪50年代矮源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和70年代杂种优势的利用使水稻产量实现了两次飞跃。近年来,虽然水稻产量徘徊不前,但基于理想株型的综合设计让水稻产量的新突破成为可能。本文从水稻根、茎、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稻曲病菌UvHog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2014年 第1期28卷 9-14页
作者:饶玉春 丁正中 陈析丰 曾大力 马伯军 顾志敏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6 金华市艾青中学浙江金华321015 
稻曲病由稻曲病菌引起,是水稻穗部的重要病害。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根据丝状真菌相对保守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稻曲病菌中分离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UvHog1。UvHog1含有MAPK保守的蛋白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葡萄糖焦磷酸酶基因与巨胚基因聚合创建营养功能稻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2007年 第6期21卷 567-572页
作者:张光恒 曾大力 郭龙彪 刘慧娟 胡江 高振宇 华志华 钱前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6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以利用农杆菌介导glgC-TM基因而获得的水稻优质晚粳品种中超123Ts代纯系作为葡萄糖焦磷酸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基因的供体亲本,与营养功能粳稻品种巨胚1号为酽基因供体亲本进行杂交。通过单株稻米籽粒胚性状的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he C2H2 zinc-finger protein LACKING RUDIMENTARY GLUME 1 regulates spikelet development in rice
收藏 引用
《Science Bulletin》2020年 第9期65卷 753-764,M0004页
作者:Qiankun Xu Haiping Yu Saisai Xia Yuanjiang Cui Xiaoqi Yu He Liu Dali Zeng Jiang Hu Qiang Zhang Zhenyu Gao Guangheng Zhang Li Zhu Lan Shen Longbiao Guo Yuchun Rao Qian Qian Deyong RenState Key Lab of Rice Biology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0006China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China 
Rice(Oryza sativa)spikelets are a unique inflorescence structure and their development directly determines grain size and *** many genes related to spikelet development have been reported,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营书商“策划”四大真经
收藏 引用
《出版参考》2004年 第9期 11-11页
作者:曾大力 
本刊讯 书商不满足于单纯卖书,进入到策划选题、找作者、拿书稿、印制的出书过程已不是新鲜事,但早几年还只是半公开的秘密,他们在出版社以各种方式出了书不留痕迹.近年来,不少书商已不甘于只赢利而不留名,图书版权页上"某某工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籼稻C84和粳稻春江16B重组自交系遗传图谱构建及籽粒性状QTL定位与验证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2018年 第3期32卷 207-218页
作者:周梦玉 宋昕蔚 徐静 付雪 李婷 朱雨晨 肖幸运 毛一剑 曾大力 胡江 朱丽 任德勇 高振宇 郭龙彪 钱前 吴明国 林建荣 张光恒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6 
【目的】本研究旨在挖掘水稻粒型新基因、探索其分子机理,解析籽粒发育调控遗传网络奠定基础,并为通过分子标记聚合有利基因开展超级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植株和籽粒形态差异较大的晚粳稻品种春江16B(CJ16B)和广亲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