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曾德光"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FRP筋混凝土梁的设计计算原理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2004年 第Z1期34卷 263-266页
作者:曾德光 张继文东南大学土木学院南京210096 
国外研究将纤维复合材料运用于土木工程已有多年.一种新材料势必带来新的设计理论.此论文从裂缝控制与安全度控制的角度,对此类结构的安全性、实用性进行了理论上的推导,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型钢混凝土框架-四角筒-双向钢桁架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15年 第7期45卷 100-106页
作者:陈勤 张伟 曾德光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518031 
中海油(深圳)大厦裙房是总高度为24.5m的大跨结构,位于两栋超高层塔楼之间。为满足市政规划及建筑功能提出的结构内部需具备33.6m无柱空间、结构周边双向需分别提供50.4m及27.6m大跨空间的要求,结构设计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型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极限超载的无衬砌浅埋土质隧道稳定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岩土力学》2016年 第3期37卷 835-841页
作者:程小虎 庞振勇 曾东洋 曾德光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37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5 
为了从理论上判别和度量无衬砌浅埋土质隧道的稳定性,考虑拱形隧道洞身范围斜向滑裂面作用,采用极限平衡法导出隧道发生整体失稳时的极限超载与稳定安全系数理论解,并通过既有典型加载试验进行验证。浅埋隧道极限超载理论解与典型加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粉细砂地层单层暗挖车站工法比选研究
收藏 引用
《隧道建设(中英文)》2020年 第S01期40卷 314-320页
作者:牛斌 韩聪聪 郭婷 曾德光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37 
为研究粉细砂地层单层暗挖车站柱洞法施工时地表沉降规律,采用注浆试验、数值分析与现场监控量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柱洞法在粉细砂地层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粉细砂地层单层暗挖车站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埋暗挖法隧道下穿管线施工控制标准及控制措施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年 第9期24卷 20-24页
作者:周伟 牛斌 曾德光 郭婷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050011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37 
地下管线种类、材质、接头形式、使用现状、地层条件等各不相同,因此浅埋暗挖法隧道下穿管线施工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对其处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阐述了浅埋暗挖法隧道下穿管线施工的控制标准和控制措施:首先应详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徽某超限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09年 第S1期39卷 557-561页
作者:肖泰 刘俊 陈亚春 曾德光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518031 
本工程为带高位转换的超限高层建筑,高度为99.9m,地下两层,地上32层,采用带梁式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系统介绍了工程的抗震设计,包括结构体系布置、整体结构的弹性计算分析、侧向刚度的计算与调整、重要构件中震不屈服设计、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原理
收藏 引用
《深圳土木与建筑》2007年 第4期4卷 117-120页
作者:曾德光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国外研究将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土木工程已有多年,一种新材料势必带来新的设计理论。本文从裂缝宽度控制、变形控制与安全度控制的角度,对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安全性、实用性进行了理论上的推导,得出了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原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高层框筒-伸臂结构受力和变形性能探讨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 第S1期30卷 169-175页
作者:张伟 曾德光 刘俊 梁兴文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基于对某超高层框筒-伸臂结构的可行性研究,提出5种结构方案,研究了设置环向桁架和伸臂对结构体系受力和变形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低烈度地区的超高层建筑,一般风荷载是控制性工况,整体稳定性可能会成为结构体系成立与否的决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津响螺湾C-02地块项目主楼结构分析与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11年 第10期41卷 68-71,30页
作者:梁莉军 王兴法 刘俊 曾德光 张浩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518031 
天津响螺湾C-02地块项目主楼地上54层,结构屋面高度约238m,结构体系为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在避难层和屋面设置了结构加强层。介绍了该项目的结构布置、性能目标、主要计算分析结果及抗震加强措施。结构设计满足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双向大跨度混合结构受力体系设计探讨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14年 第1期44卷 26-31页
作者:曾德光 张伟 刘俊 王兴法 严力军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518031 
中海油(深圳)大厦因市政规划及建筑方案要求,布置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区域集中于裙房四角,中部区域为两层通高的大跨度空间。鉴于该特殊要求,提出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四角筒-双向大跨钢桁架混合结构受力体系。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