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曾成钢"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曾成钢访谈录
收藏 引用
《美苑》1997年 第1期 9-11,20-22页
作者:陈弢 曾成钢 
陈:您是60年代的年轻人,就现时中国雕塑艺术的实际状况看来,是属于后生可畏这一类。就存在状态的沿革方面考虑,您具有发展上的优势,对此,您个人做如何想法? 曾:60年代的人其实已经不年轻了。我常常有种明显的感觉,干雕塑,需要坚实的体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曾成钢雕塑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24年 第6期17卷 I0002-I0013,F0003页
作者:曾成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雕塑学会 上海美术家协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承·创新·理想——曾成钢教授访谈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 第2期 22-26页
作者:黄文智 曾成钢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雕塑学会 上海美术学院 
黄文智(以下简称黄):一直以来,不论是雕塑界的专业人士,还是外界普通大众,大家都把您作为一位既深爱传统文化,又从事当代雕塑艺术创作的艺术实践者,而实际上,您也将两者结合得非常好,这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我想了解的是,您是如何看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曾成钢:将“上海美专”旧址改建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博物馆的提案
收藏 引用
《雕塑》2021年 第2期 6-6页
作者:曾成钢全国政协 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专业的高等艺术学校,它是中国百年艺术教育的缩影和见证,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22年,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多方筹款在上海始办学堂,历经十载,其间几易其址并不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铜艺术的启示
收藏 引用
《新美术》1994年 第2期15卷 41-43页
作者:曾成钢 
我对青铜器仿佛有种说不清楚的特别爱好。不知何故,每当我静静地翻阅有关青铜艺术图片资料,那些缄默不语、铜锈斑斑的青铜器展现在眼前时,我的心灵就会受到强烈地震动,它们使我陶醉、迷恋、赞叹不已。那种深沉神奇的力量唤起我的想象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净化灵魂表现美的丰碑--程允贤先生的雕塑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2008年 第4期 54-59页
作者:曾成钢中国美协副主席 
程允贤先生是第五届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创始人、会长、著名的将军雕塑家,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位真正的劳动者和艺术家,在几十年如一日与泥土、石块、金属打交道的劳动经历中.他以充沛的激情、精湛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雕塑创作和教学的对话
收藏 引用
《美术》1998年 第2期 15-18,33-35页
作者:曾成钢 孙振华 
孙:雕塑界这几年很活跃,展览很多,各种尝试也很多,尤其是1993年以来,雕塑的学术气氛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强烈,与之相一致,雕塑的问题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显得突出,这种局面应该是雕塑学术发展的一个机遇。你认为你与当前更年轻的一批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布德尔雕塑展在中国
收藏 引用
《雕塑》2018年 第1期 12-17页
作者:曾成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从2017年年底到2018年秋天,我国雕塑界最大的展事莫过于布德尔雕塑在中国的巡展了。2017年11月20日,“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将展至2018年4月30日,这是第一站:第二站是在上海的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雕塑与国家形象
收藏 引用
《公共艺术》2022年 第4期 6-13页
作者:曾成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公共雕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处于广泛的社会文化网络之中,国家语境不仅仅决定了它的形态与样式,更是塑造了艺术家的个体际遇.本文以中国的现代化为背景,以时间为线索,阐述中国雕塑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以期勾勒认知中国雕塑尤其是公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受高迪
收藏 引用
《雕塑》2004年 第5期 59-61页
作者:曾成钢 
2004午初我的雕塑作品《圣火接力》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奥林匹克艺术大赛,获二等奖。6月份,我受国际奥委会的邀请,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了此届奥林匹克艺术大赛的开幕式及学术研讨活动。当我踏上巴塞罗那这片土地的时候,我就深深地为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