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曾红武"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人工视觉的运动成绩校对标准器的嵌入式设计
收藏 引用
《现代电子技术》2018年 第2期41卷 60-62,67页
作者:曾红武 彭丽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重庆400016 
针对传统校对标准器一直存在嵌入式设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工视觉的运动成绩校对标准器的嵌入式设计。硬件采用ARM处理器代替传统的大型换算处理器、嵌入式待换机以及集成电源电路;软件上利用人工视觉进行反汇编视觉模型设计,通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信息传输中对攻击快速防御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仿真》2017年 第11期34卷 312-315页
作者:赖清 曾红武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重庆400016 
对网络信息传输中对攻击的快速防御,能够有效保障在攻击下安全可靠地运行。对网络信息传输中攻击的防御,需要分析网络频谱特征进行攻击链路层漏洞检测,对网络入侵攻击进行量化评估,完成对攻击快速防御。传统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发动机台架试验冷却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7年 第3期36卷 45-47页
作者:蒋受宝 蒋绍坚 曾红武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车用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时,经过持续大负荷运行后,出现过热甚至“开锅”现象,其原因是现有台架冷却系统已无法满足发动机的冷却需求。经过对台架冷却系统分析和重新设计,采取冷却水管外接、水箱开式循环冷却及发动机进水并联分流式机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线上教学整体设计与“六步教学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收藏 引用
《传播力研究》2020年 第20期4卷 150-151页
作者:曾红武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佛山528000 
2020年线上授课这段时间里,笔者感觉到疫情反而促进了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尝试和改革,同时也深深地意识到在线教学是另一种教学形态,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只有不断地提炼和遵循这些规律,才能完成线上教学设计和实施。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ZigBee技术的健康监测仪嵌入式设计
收藏 引用
《物联网技术》2018年 第8期8卷 48-50页
作者:曾红武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重庆400016 
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并逐渐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的现象,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嵌入式健康监测仪。利用心率、脉搏、温度等传感器感知人体生理信号,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将多种生理信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共同混沌信号注入的激光通信信息双向保密系统
收藏 引用
《激光杂志》2018年 第12期39卷 170-174页
作者:赖清 曾红武 林已杰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 
现阶段有关混沌保密的研究主要通过注入混沌信号的相干光完成通信保密,无法有效解决参数失配现象,且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容量会受带宽约束。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共同混沌信号注入的激光通信信息双向保密系统。设计系统总体结构,分析理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师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年 第20期 3-5,8页
作者:吕英 曾红武 傅小龙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疫情背景下,本团队老师采用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平台教学相结合的线上和线混合教学模式,将课堂从实体教室延伸到线上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扩展教学资源。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冒泡排序算法的改进
收藏 引用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5年 第6期 91-91页
作者:曾红武重庆医科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室 400050 
本文对排序中最常见的起泡法进行分析,发现在实现单向起泡的同时可以实现双向起泡,从而实现了冒泡算法的改进,提高了运算速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科技信息》2006年 第12期 77-77页
作者:曾红武重庆医科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本系统基于B/S结构开发出一套针对高等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三层结构来实现电子数据交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运用地理岛屿生态学设计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的策略
收藏 引用
《华中昆虫研究》2012年 第1期 373-374页
作者:余力 李华颖 杨裕民 娅玲 刘嫚 瞿双清 万婷 曾红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青少年科技辅导站武昌430060 武汉市环保局武汉430010 武汉大学第1附属小学武汉430070 武汉市粮道街中学430061 武汉市东湖中学430071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430060 武昌区中北路小学430062 武昌区武泰闸小学430060 
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课中,检测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自然对污染的修复能力等是非常必要的课题。实际生活中,这些污染物往往是非单一的。中小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中小学的仪器设备,又不可能作精密的分析。还有检测某植物的去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