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朱再枝"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立足传统 反思当下——对当下诗歌“怪异”现象之思考
收藏 引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第7期22卷 52-54页
作者:朱再枝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新世纪伊始,诗歌发展呈现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态势,试图对此做一全景式的描绘是困难的。文章以诗歌传统为参照系,对当下诗坛的几种"怪异"现象作一反思,旨在唤起艺术家对艺术的良知和社会道德责任感,促使诗歌走上良性发展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昌耀诗歌中的“爱”
收藏 引用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2期16卷 123-125页
作者:朱再枝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昌耀是一位有着自己特殊气象的西部大诗人。诗歌中大量地表达了“爱”的主题,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成为解读昌耀诗歌的充要条件。文章试图从爱的意蕴、爱的哲学、爱的体验三个层面来切入他的诗歌艺术世界,以期探求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导向语文核心素养的“1+X”模式中“1”的主问题设计探究——兼谈“1+X”阅读教学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课程教学研究》2018年 第8期 55-58页
作者:朱再枝安徽省无为第三中学 
为根除当下语文教学"两多一少"这一问题,温儒敏建议教师采取"1+X"的办法。将这一办法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自觉行动,进而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关键在于"1"的主问题设计。教授导向"X"的例子"1&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语言理解与建构的古代诗歌教学路径重构——以《夜归鹿门歌》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语文月刊》2018年 第2期 60-63页
作者:朱再枝安徽省无为第三中学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的思维载体。古代诗歌中意象的营构、意境的熔铸、情感的内化等,都是以语言为媒介,在言语实践中诗意生成。因此,咂摸语言味是鉴赏古代诗歌的逻辑起点。然而,这种鉴赏又不能停留于诗韵、诗味的吟咏,还要注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稳中求新 稳中求变——阅读题之“新”与“变”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7年 第4期 82-84页
作者:朱再枝安徽无为第三中学 
著名教育家顾之川在《语文课堂文化窗口改革旗帜——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综述》中提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这些变化(指创新题型设计的变化,如新的文本形式与题型等),都标志着语文高考改革永远在路上,始终行进在以‘稳中求新、稳中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诵读: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策略选择——以《沁园春·长沙》为例
收藏 引用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9年 第4期 52-55页
作者:朱再枝安徽省无为县第三中学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主要学习诗歌,教学时,笔者结合自身听课实践,研读了大量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等,发现多数老师都安排了诵读环节,教师范读与学生朗读相结合。毋庸置疑,这是正确的策略选择,正如自清先生在《诵读与诗》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