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朱宏晔"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温气冷堆螺旋管直流蒸汽发生器时域模型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 第2期52卷 238-242页
作者:朱宏晔 居怀明 段日强 薄涵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 
螺旋管直流蒸汽发生器(SG)是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关键部件。为研究SG内氦气、水/蒸汽流动和换热的动态过程,该文建立了SG时域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其中,水/蒸汽两相流采用一维漂移流模型描述;氦气采用一维、可压缩流动模型描述;两侧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形换热器一二次侧流动传热耦合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年 第12期56卷 2533-2542页
作者:褚文俊 朱宏晔 成翔 刘洋 段日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610213 
C形换热器是第三代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为研究其一、二次侧流动传热耦合特性,本文建立了C形换热器全尺寸物理模型,进行了不同结构参数和热工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一次侧流场的温度、速度、压力分布以及传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光与冷却条件下常规太阳电池的特性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第8期43卷 1052-1055页
作者:吴玉庭 朱宏晔 任建勋 梁新刚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2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为进一步开发常规电池的聚光光伏热电系统提供指导和依据,设计加工了太阳能电池的冷却换热器,建立了聚光条件下太阳电池热电性能试验系统,并对聚光强度为0.85~20kW/m2、无冷却和采用水自然对流冷却条件下常规太阳电池的热电特性进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体化小型自然循环反应堆流动非对称性机理分析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年 第8期53卷 1410-1416页
作者:廉海波 姜胜耀 李胜强 朱宏晔 杨星团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海军潜艇学院山东青岛266199 
为研究一体化小型自然循环反应堆稳态条件下的流动非对称性机理,通过总结当前国际自然循环反应堆的主要设计特征,建立了自然循环典型三维分析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竖直稳态下自然循环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针对不同混流截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HTR-10堆芯球流运动的唯象学DEM模拟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年 第12期47卷 2231-2237页
作者:杨星团 刘志勇 胡文平 姜胜耀 桂南 朱宏晔 屠基元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研发的lOMW高温气冷堆(HTR10)是国际上重要的先进实验反应堆,球流运动的研究具有基础性地位。通过唯象的方法对HTR10堆芯的球流运动进行了离散元数值模拟,通过已由实验验证的计算程序,采用与HTR-10堆芯1:1的计算模型,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螺旋管内水和蒸汽局部传热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热科学与技术》2012年 第1期11卷 27-33页
作者:朱宏晔 杨星团 居怀明 姜胜耀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 
以高温气冷堆蒸发器为背景,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单相水和蒸汽在不同尺寸螺旋管内部的流动和传热过程,研究了壁面局部传热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远离螺旋中心线一侧局部传热较强而靠近螺旋中心线一侧传热较弱,壁面Nu周向分布非常不均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氦气冲刷螺旋管束传热的数值研究
收藏 引用
《热科学与技术》2012年 第3期11卷 216-221页
作者:朱宏晔 杨星团 居怀明 姜胜耀清华大学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采用CFD软件对氦气冲刷螺旋管束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时采用了轴对称简化模型;湍流模拟采用低Re k-ε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低Re模型比壁面函数法更适合计算冲刷管束类型的流动。计算结果表明,顺排管束前几层平均N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