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朱文辉"
5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SOLO分类理论: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可行的理论支点
收藏 引用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年 第4期45卷 44-51页
作者:付亮 朱文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教—学—评一体化具有教—学—评相一致、以具化后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向,教—学—评相融合、以真实性任务规制教学情境,教—学—评相促进、以过程性评价贯穿教与学全过程的三重规定性而成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有效着力点。SOLO分类理论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开展智慧教学的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5年 第2期 102-105页
作者:朱文辉临沂汤头中学山东 临沂 276032 
核心素养视域是新时代教育的鲜明特色。该研究解读了“核心素养”概念,在此基础上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剖析,探寻了开展智慧教学的策略。研究透过“核心素养”的视角,聚焦数学概念、思维方式、运用技能及对数学学科持有积极态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UbD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指向分析、价值剖析与路径探析
收藏 引用
《课程教学研究》2025年 第2期 49-59页
作者:冀蒙 郑子鑫 朱文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存在着“偏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难以彰显;偏重以结果为归,教学的过程价值遭遇忽视;以知识授受为重点,高阶思维的发展难以为继”的三种困境。UbD理论强调以学习为本,能够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评价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先学后教”的多元解读与理性思考(笔谈)
收藏 引用
《宜宾学院学报》2025年 第3期25卷 95-109页
作者:查有梁 朱文辉 郑子鑫 冀蒙 张鸿儒 闫振 张钰苑 许齐娟不详 
“先学后教”作为植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本土化教学模式,通过重构“教”与“学”的时空序列,在实践层面形成了以“预习导案——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精讲点拨”为特征的教学流程,既呼应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构知识内化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饮料罐尺寸的最优解证明及其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 第14期37卷 171-176页
作者:朱文辉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南通226007 
为了发掘节省原料的潜力,对销量很大的饮料易拉罐进行优化设计.建立起具有通用性的优化模型;运用压缩变量技术,解决了模型复杂不易求解的困难;给出了便于实施计算的一整套显式求解公式.通过方向导数分析和流动极值分析,证明了解的最优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指向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 第5期 72-77,83页
作者:朱文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30024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翻转课堂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实践。然而,学生的学习面貌却并未因此发生本质性改变,仍停留在浅层学习层面。深度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内在追求,翻转课堂是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为促进学生深度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成性教学:困顿之因与落实之径
收藏 引用
《当代教育论坛》2018年 第2期 89-94页
作者:朱文辉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只管天上打雷,不管地上下雨"的研究倾向导致生成性教学研究的日渐式微,这就消解了生成性教学原本可能带给教学活动价值升华和视角转化的契机。破解生成性教学所遭遇到的现实困顿,需要我们从操作层面为教师实践生成性教学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编档的体系结构视图冲突检测方法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2011年 第11期22卷 2577-2592页
作者:朱文辉 黄罡 孙艳春 梅宏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100871 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软件体系结构由不同的视图组成,每个视图包含不同的体系结构关注点.在软件工程领域中,如何对这些视图进行比对和合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然而,目前视图比对的主要研究都着眼于视图元素之间的比对,因而并不能有效地发现视图之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数值模拟的多圈QFN封装热疲劳可靠性试验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 第18期50卷 92-98页
作者:秦飞 夏国峰 高察 安彤 朱文辉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北京100124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封装技术研究院天水741000 
提出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材料属性和几何结构对多圈四边扁平无引脚(Quad flat no-lead,QFN)封装热疲劳寿命的影响,并进行最优因子的组合设计,以提升热疲劳可靠性。采用Anand黏塑性本构模型描述无铅钎料Sn3.0Ag0.5Cu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仿生竹节纤维基加湿材料的叠层设计及其导湿快干性能
收藏 引用
《纺织学报》2024年 第2期45卷 1-10页
作者:翟倩 张恒 赵珂 朱文辉 甄琪 崔景强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乡453400 
为开发兼具快速导液能力和一定抗拉强度的新型纤维基加湿芯,利用熔喷原位牵伸工艺制备的高定向排列聚乳酸(PLA)微纳米纤维材料与大孔隙粘胶纤维材料进行叠层复合,得到筒状纤维集合体,并对其形貌特征、吸湿速率、干燥速率以及力学性能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