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本文着重讨论了离心式气-固两相流风机中叶型的设计方法问题。采用控制载荷法及单相耦合和塑-脆性损失模型,分别对4种载荷的叶型进行了叶片磨损计算和分析。以磨蚀的均匀性、总的体积磨损量和气动性能作为质量评价标准,认为最小扩压度加载叶型比较好:但如果吸取其它载荷之长,组合成适当的综合加载叶型,可以在满足气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使叶片的防磨性为之改善,从而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控制载荷设计法的优越性。
摘要:本文通过对常用叶片载荷型式的分析,推荐一种较理想的叶片载荷型式,并展示高效叶轮的设计实例。 根据欧拉方程,对于理想流体的绝热流动。
摘要:详细介绍了利用给定载荷法进行风机三元叶型设计的方法 ,并展示了设计实例。结果证实采用此方法可以设计出三元高效叶轮。
摘要:根据气体动力学、声学原理及叶轮出口条件对风机性能的影响,本文认为影响离心机噪声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蜗壳压力区的均匀性,而蜗舌附近是一个关键区域。因此,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善蜗舌附近压力区的均匀性的、新的变螺旋角蜗壳设计方法。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摘要:介绍并补充完善了1种蜗壳型线二维逆命题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按照蜗壳进口圆周上流动参数的不同分布形式,设计出不同的蜗壳型线.对2台性能优良的离心风机蜗壳型线进行了拟合计算,对设计中蜗壳进口流动参数理论分布形式的影响规律做了初步探讨。
摘要:对离心风机蜗壳型线设计的两种新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结合一台离心风机矩形外蜗壳型线的改进设计与实验对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蜗壳设计质量和开展蜗壳设计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供参考。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