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朱逸宁"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三国演义》插图的古今演进与现代阐释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2023年 第4期 121-139页
作者:朱逸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人文与江苏文化研究院 
《三国演义》插图本身不仅是对小说文字的解释和补充,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为既有自身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的形态。已有一些学者对《三国演义》插图进行了考证和阐释,但还有不少学术研究的空间。《三国演义》插图的历史演变大致可分为两个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镇化进程中的西北城市群文化发展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 第12期21卷 11-15页
作者:朱逸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构成了我们国家、社会的基础性结构,其在深层次地决定和制约着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西部的城市化水平在总体上比较滞后,给人的普遍感觉是城市比较"土"、社会开放程度低,但从深层次看,中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性人文学术视野中的早期江南城市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2008年 第8期40卷 100-104页
作者:朱逸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诗性人文学术本质上是以文学艺术为基本材料与研究对象的知识建构方式与学术研究谱系。在中国历史上,江南地区素以城市经济发达与城市文化生产繁荣而著称,不仅给古代江南人民提供了丰富多元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对城市本身的建构与发展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南城市群初始阶段的文化阐释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6期27卷 70-75页
作者:朱逸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江南城市群的发端和草创时期一直可以追溯至先秦,两个东南地区的国家——吴国和越国为了生存和争霸,开始建设各自的城市。"太伯奔吴"和"寿梦兴吴"宣告了吴文化开始向中原文化靠拢,同时也发展属于自身的精神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那些给力的“动漫英雄”
收藏 引用
《百柳(简妙作文小学生必读)》2013年 第7期 37-39页
作者:朱逸宁 
相信同学们部爱看动画片,平时是不是书包里瓤装有卡通画或动漫书哇?不用说,翻开书包准能搜出一大摞。有那么一类卡通形象,虽然不可爱也不时尚,但时常能在同学们中间刮起一股风潮,犹如”神兵”天降,达瓤是动漫中的英雄形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性政治家与诗意的生活——南京城诗意属性剖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名城》2012年 第8期26卷 44-49页
作者:朱逸宁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长三角创意产业与艺术研究中心 
南京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名城,其最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就是继承了江南诗性审美的精神。而最为直接的表现则是诗人政治家和诗意的生活。在南朝,这种诗性审美精神的一个极端表现就是梁武帝萧衍,他以自身的经历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诗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插图到连环画--《三国演义》两种图像艺术形态的比较
收藏 引用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 第6期37卷 15-22页
作者:朱逸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自《三国演义》小说诞生以后,出现了很多种图像艺术形态,其中插图和连环画较为典型。《三国演义》插图一直受到版式和功能限制,作为文字主题的附属品,插图叙事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对特定画面的选择、虚实结合及跳跃性表现手法的运用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国演义》插图艺术的历史演变与特征
收藏 引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1期 89-99页
作者:朱逸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古代小说插图不仅是对小说文字的解释和补充,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自身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的形态。从小说插图的代表——《三国演义》插图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依托平话本发展而来的早期插图本阶段,画面较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中国“行为艺术”的文艺心理评析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03年 第5期 51-53页
作者:朱逸宁 
前不久,一群号称“行为艺术家”的人在中国一些城市中表演所谓“行为艺术”,即钻死牛肚子、吃死婴儿、和驴子结婚以及某些看上去像是自虐似的行为,如在身上刻上身份证号码等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象与文学以及文化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 第4期 136-141页
作者:朱逸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气象与文学以及文化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也不是简单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融合、彼此共生的关系,特别是在我国的传统区域文化中,这种复杂的关系体现得更为明显。我们要想界定气象文化与文学,不能从现代学科角度硬性下定义,而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