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伟荣"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2D阀控差动缸式电液激振器振动波形研究
收藏 引用
《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 第10期44卷 266-271页
作者:李伟荣 阮健 任燕 白继平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4 
为了提高激振器的振动频率,提出了一种由2D阀控制差动式液压缸的新型电液激振器,该激振器通过控制无杆腔容腔的体积变化实现液压固有频率的改变。阐述了激振器的工作原理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构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行走机械静压传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收藏 引用
《煤矿机械》2009年 第3期30卷 48-50页
作者:李伟荣 姜伟 裘信国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4 
介绍了行走机械静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静压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动态仿真工具SIMULINK构建了静压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获得了反映系统性能的仿真曲线,为静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参数的选择以及性能的改进提供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轴表面矩形微螺旋槽织构对唇形油封密封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18年 第14期29卷 1704-1710页
作者:江华生 孟祥铠 彭旭东 李伟荣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嘉兴314001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杭州310014 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嘉兴314001 
基于唇形油封的反向泵送作用密封原理,提出了一种轴表面矩形微螺旋槽织构,以提升油封密封性能;建立了油封唇口稳态的符合质量守恒的流体润滑理论模型,考虑了油封唇口表面粗糙形貌和弹性变形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流体压力控制方程,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D阀控单出杆激振缸低频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14年 第1期25卷 97-102页
作者:李伟荣 阮健 任燕 白继平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32 
针对传统电液激振器振动频率难以提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连接的2D阀控单出杆液压缸的新型电液激振器。阐述了激振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了电液激振器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振动频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带悬挂负载的八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2015年 第A2期35卷 138-142,211页
作者:李伟荣 方舟 李诚龙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杭州310027 
针对带悬挂负载的八旋翼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问题,建立八旋翼无人机-负载模型并提出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悬挂负载的模型,并将其耦合到八旋翼无人机模型上,得到整个八旋翼无人机-负载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然后在悬停点处进行模型的线性化,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发动机曲轴油封结构参数对唇口接触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2018年 第11期35卷 68-73页
作者:江华生 刘丹 李伟荣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为研究结构参数对发动机曲轴无簧油封唇口接触性能的影响,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油封的轴对称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油封唇口腰厚、腰长、空气侧角度、圆角半径和过盈量等结构参数对唇口径向力和接触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力随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精度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价值工程》2014年 第12期33卷 287-288页
作者:李伟荣嘉兴学院嘉兴314001 
机械精度设计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学生由于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出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机械精度设计的课程中来,项目教学法采用企业实际生产的零部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外国文学研究的多维度研究范式——谭惠娟新著《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评析
收藏 引用
《外国语文研究》2019年 第1期5卷 104-107页
作者:李伟荣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本文认为谭惠娟新著《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代表了外国文学研究的新范式:多维度研究范式。文学、文化批判、黑人音乐艺术、历史甚至哲学,全部都是谭惠娟深入研究拉尔夫·埃利森的文学创作的维度。这种研究范式不局限于就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B/S的电子白板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年 第16期27卷 3021-3023页
作者:杜呈伟 李伟荣 吴国新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从CSCW理论和概念出发,针对远程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探讨了适用于师生实时在线交互的电子白板系统的实现技术。系统采用基于B/S的3层体系结构和模块化组织,通过加锁技术实现多用户并发控制,使用组播技术提高交互效率和状态一致性,最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搬运机器人顶升机构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内燃机与配件》2018年 第14期 4-5页
作者:刘晓 李伟荣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嘉兴314000 
机器人的制造和发展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早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每一个领域,包括医疗、建筑、采矿、核能、航空航天、水下作业、农牧渔业、救火、娱乐、环境卫生、办公、家用、教育等各个方面。当然,搬运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