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保传"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李保传[油画作品]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3期27卷 286-286页
作者:李保传常州纺织服装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美术片创作看如何打造中国动画“好品位”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5年 第8期 19-21页
作者:李保传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60年前,以特伟为创作核心的老一辈艺术家们经历了与今天同样的境遇,走过了一段曲折的探索历程,并于1956年前后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的创作目标。事实证明,老一辈动画家们正是以此作为出发点,在创作上坚持“不模仿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尧与我国早期的动漫产业发展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2年 第2期 66-68页
作者:李保传常州纺织服装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黄尧先生作为我国早期漫画艺术的先驱者,他所创作的"牛鼻子"形象可以说与叶浅予塑造的"王先生"、张乐平笔下的"三毛"等卡通明星齐名,成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与众不同的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谈我国早期的动画艺术教育
收藏 引用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 第3期 15-18页
作者:李保传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的动画艺术在国际上曾闪烁出耀眼的光芒。从《谢谢小花猫》到《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短短的6年,老一辈艺术家创作的动画片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从《骄傲的将军》到《大闹天宫》10余年的时间,我们的动画在国际上已经探索出一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漫明星孙悟空的形象演变
收藏 引用
《全国新书目》2023年 第1期 6-21页
作者:李保传不详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步,摄影、印刷、电影等新兴的艺术形式登陆国内各大城市,国人封闭的视野被打开,众多艺术家参与到全新的艺术创作中去,像卡通漫画、动画电影等都是这个时期比较典型而突出的艺术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剪不断 影还乱——追忆我国美术电影的艺术奇葩:剪纸片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0年 第12期 72-74页
作者:李保传江苏常州纺织服装学院 
剪纸片作为我国美术电影里面的重要片种,是借鉴剪纸、皮影等民间艺术和电影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从上世纪50年代末产生到本世纪初,步履蹒跚地走过了40余年。期间,老一辈艺术家不但创作了大量经典的剪纸片作品,而且还培养了一批杰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一部中日合拍动画长片《熊猫的故事》创作始末
收藏 引用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2022年 第1期42卷 87-92页
作者:李保传 徐撼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 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动画电影《熊猫的故事》摄制完成于1981年12月,迄今已逾40年.影片为中日合拍的第一部动画长片,也是第一部中外合拍的动画作品.讲述了中国的熊猫“焘焘”被盗猎者偷运到西方都市所经历的一幕幕悲剧故事.美术风格既有浓郁的东方装饰绘画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万古蟾艺术年表
收藏 引用
《文化月刊(下旬刊)》2016年 第5期 80-87页
作者:李保传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 
1926年,由万氏兄弟自编自导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的成功拍摄,标志着动画这一电影艺术形式在中国正式诞生,其创作者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也被誉为中国动画鼻祖,合称万氏兄弟,其中万籁鸣、万古蟾的成就最大,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荔波模式”看动漫节的转型
收藏 引用
《文化月刊(下旬刊)》2016年 第8期 18-20页
作者:李保传 
动漫节经过近10多年的蓬勃发展,品牌效应已经形成,由动漫节所构成的节展模式已然成为各地市承办动漫节的方式方法,10多年来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演绎的却是似曾相识的大同小异,"同质化"发展成为了近几年动漫节的集体特征。然而就是这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万籁鸣:一生心思为画马
收藏 引用
《文化月刊(下旬刊)》2014年 第2期 112-115页
作者:李保传 
马年到了,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等一连串的祝福话语在马年新春悄然流行,生活中的一切只要与“马上”有了联系都会变得有希望、有奔头、有意思起来。在此,笔者不妨“马上”联系动漫领域,“马上”说说与“马”有关的话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