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元洛"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略论陈义芝的诗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1994年 第4期 23-25页
作者:李元洛 
海峡彼岸的台湾诗坛,五十年代之初各路英雄好汉纷纷开宗立派,登坛献技与竞技,数十年来聚会风云,其间不乏诗林好手和高手。陈义芝生于一九五三年,那正是台湾“现代派”,“蓝星”和“创世纪”三个诗社先后成立的年代,而他的新诗创作的发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秋水诗文不染尘——读刘剑桦的诗与散文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1993年 第3期 41-44页
作者:李元洛 
我读刘剑桦的诗与散文,在桃李花欲开未开的早春之日。如同对声名并不显赫但却颇多幽胜的山水初游既罢还想旧地重游一样,我将剑桦的诗文一读再读,这倒不完全是为了写读后感,更多的是由于他所创造的艺术天地吸引我去而复返。因为是在乍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好花看到半开时——元曲之旅
收藏 引用
《上海文学》2007年 第11期 218-221页
作者:李元洛 
元散曲中的曲牌既多且美,有如缤纷的落英,不仅可以照花你的眼睛,而且也会听亮你的耳朵。例如"醉花阴"、"喜迁莺"、"人月圆"、"塞鸿秋"、"鹊踏枝"、"满庭芳"、"红绣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互利互惠 相辅相成——现代诗与社会谈片
收藏 引用
《诗刊》1993年 第3期 54-56,58页
作者:李元洛 
现代诗与社会,是一个饶有兴味也颇具难度的诗学命题,它虽然不象数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那样令数学家穷思苦索而难得其解,但却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一般可以使阐释者众说纷纭。如果将复杂的命题简化,我以为,现代诗与社会应是一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奔跑于马拉松长途——读李青松的诗
收藏 引用
《诗刊》1996年 第4期 58-59页
作者:李元洛 
近几年来,除了积习难改,仍然经常一亲古典诗歌的芳泽,我几乎已婉辞了一切新诗评论文字。但对于湘人而寄迹京门的李青松,我却欲辞而不能,这不仅是由于乡情私谊,更因为他对缪斯有超乎世俗名利之上的一往深情,而且他在诗创作上走的不是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湖未老少年心——读香港诗人王一桃的诗
收藏 引用
《诗刊》1993年 第8期 57-59页
作者:李元洛 
只叹好景不常时光冷酷岁月催人, 丝丝白发竟相光顾我的两鬓! 幸好,我还能摇动一枝不秃的笔, 幸好,我仍跳荡着一颗不死的心……这是身居香港而有"华侨诗人之称的诗人王一桃的诗句。王一桃,祖籍闽南,1934年诞生在马来西亚的蕉风椰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十年辛苦不寻常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1992年 第4期 19-19页
作者:李元洛 
日月匆匆,远在天府之国的《当代文坛》创刊已经十周年。十年前艰苦创业,十年中惨淡经营,十年里流光溢彩,虽然也许还不能说“字字看来都是血”,但确确实实可以受之无愧地说“十年辛苦不寻常”。 在全国的同类型刊物中,《当代文坛》独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文精神 诗家境界──读羊春秋《迎旭轩韵文辑存》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1期22卷 121-121页
作者:李元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商与智商
收藏 引用
《文学界(原创版)》2008年 第4期 71-71页
作者:李元洛 
人海茫茫,记不清是如何与凌峰万人丛中一握手而相识的了。只记得当初读他的诗的印象:对乡土有血浓于水的深情,虽少有完美的全篇却不乏动人的佳句,具有写诗所必具的情商与智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