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兴梧"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音乐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第四次音乐研究所工作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收藏 引用
《音乐探索》1996年 第2期 63-66页
作者:李兴梧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巴罗克时期意大利对声乐艺术的“新”贡献
收藏 引用
《音乐探索》2010年 第2期 97-99页
作者:曹慧 李兴梧四川音乐学院音教系四川成都610021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四川成都610021 
巴罗克音乐的典型特征是去旧图新。本文着重从声乐方面,探讨巴罗克音乐时期意大利在声乐艺术领域中的创"新"成就,以及意大利正歌剧中的"炫技咏叹调"对"美声唱法"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西方艺术音乐的二元性创新特征探讨——兼谈我国当下西方音乐史的教材问题
收藏 引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 第4期 26-31页
作者:曹慧 李兴梧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音乐史是一门研究人类音乐活动历程的学科,它应当且必须做到尽可能地还原音乐历史的真实状况。20世纪西方艺术音乐领域呈现出两种相互对立的二元性创新,一种为抛弃传统的弃旧标新,另一种为基于传统的立旧出新。两者同时并举、对立统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器乐艺术的“新”成就
收藏 引用
《音乐天地》2010年 第2期 40-42页
作者:李兴梧四川音乐学院 
通常我们把意大利誉为“美声唱法的故乡”、“歌剧王国”,这是因为它对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相形之下,我们对其器乐艺术的关注度似乎显得有些不足。事实上,就其对欧洲音乐的历史进程而言,意大利器乐艺术的影响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乐艺术吐字归音问题之探讨
收藏 引用
《音乐探索》2007年 第2期 49-51,54页
作者:曹慧 李兴梧四川音乐学院音教系四川成都610021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四川成都610021 
吐字归音是声乐作品完美艺术效果不可或缺但同时又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之一。本文拟从实验语音学及描述式语言学的角度,以现代汉语语音规范为基础,结合语音学中的“音位”理论,对声乐艺术中吐字归音的重要性和规律性予以剖析和阐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