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刚田"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胸中谁可藏丘壑——与李刚田先生的对话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0年 第16期 46-63页
作者:李刚田 孟会祥西泠印社 中国书法家协会 篆刻艺术委员会 
正是虫声新透绿窗纱的初夏时节,笔者在北京西四环外的玉泉精舍拜访了李刚田先生。虽然在北京,但此地能远离繁华,室中紫竹绿萝,远处白云西山,主人行迹匆忙而神情萧散,其居确有“精舍”的味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专业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专业与学术--专访李刚田先生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22年 第6期 129-129页
作者:宋建华 李刚田不详 
编辑与操守记者(以下简称记):李老师您好!今年是《中国书画》杂志创刊20周年,您是我刊重要的作者,又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美誉度的书法篆刻家,请您谈谈跟《中国书画》的一些往事,以及对杂志的印象。李刚田(以下简称李):我和《中国书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士陵的篆刻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6年 第2期 88-103页
作者:李刚田 
黄牧甫是晚清印坛上的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家,是继吴让之、赵之谦之后,与吴昌硕双峰并峙于近代印坛的巨擘,他所开创的"黟山派"印风对岭南印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临帖絮语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20期 110-116页
作者:李刚田 
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碑帖,其中贮存着数千年古人的辛勤与智慧。在"自将磨洗认前朝"的寻幽探胜中,使人感受着历史文化的深邃与厚重。这无数的碑帖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又是一座使人流连忘返的艺术迷宫。我喜欢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七届兰亭奖与当下书法创作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1年 第5期 45-48页
作者:李刚田郑州大学书法学院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征稿、评审、展览、出版工作已基本完成,我参加了评审的后半段工作。此次兰亭奖投稿作者有一千六百多人(包括理论),每人三件作品,作品总量在四、五千件。整个来稿质量是比较高的。听说几轮投票后,一些过去成绩很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熊伯齐先生三题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22期 5-13页
作者:李刚田 
一、修养与艺术我和伯齐先生都有清晨早起的习惯,每年到杭州参加西泠印社活动,二人相约着晨露漫步于西子湖畔。或无限生机的春,或金风送爽的秋,伯齐先生关心花木,会心鸟语,他能随手指点路边的花木草虫,并一一说出其名字与特性,但这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谈卖字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1989年 第4期 58-59页
作者:李刚田 
卖字,不是书法艺术本体的事,是一种商业活动,但它牵扯到人的观念、艺术创作及创作的环境条件,事情就比单纯的商业活动复杂多了。书法创作,是一种精神劳动创造。既然是劳动,按劳取酬是天经地义的事。卖字始于何时、何人,说不清楚,王羲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变化与统一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4期 59-63页
作者:李刚田 
张继大约用了年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了他的《中国书画千字文》诗书画印艺术创作,这是一件非常可喜可敬的事情。《中国书画千字文》不仅涉及到文学创作、书画专业理论等,还要以书法、绘画、篆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又涉及到书法史、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间有味是清欢——陈坤一篆刻评述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20期 21-23,20页
作者:李刚田 
台湾著名书法篆刻家陈坤一先生是一位博学儒者,又是一位富于艺术想象力与创作表现力的艺术家;是一位曾在政府任职的文化官员,又是朋友同道中的一位谦谦君子。他自幼喜爱书法,后师承王北岳、吴平等前辈名家。数十年来,他对书法篆刻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他没有循序渐进——许雄志学书道路的思索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1993年 第6期 48-49页
作者:李刚田 
雄志的书法篆刻终于以其古奇的印风被当代印坛所肯首了。所谓古当然指传统,奇或可谓之新奇,古奇者,因传统而出新意;也可说古为内涵,奇为形式,古奇者,形神兼备者也。如果要追溯雄志是宗某家某派而学成的,还不如说他是'跟着感觉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