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真实场景下多种混合失真组合的多任务图像复原,结合生成对抗网络与编码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对偶学习的图像复原方法.该方法引入特征解耦模块,通过修正基于增益控制的归一化,将不同退化机制的特征表示分配到不同的特征通道中,使得不同退化特征表达相互独立,实现了通道上的特征解耦.同时,为了进一步过滤掉退化机制的特征表示并保持原图像内容信息的细节,利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实现特征解耦后自适应地选择有用的特征表示,使其适用于真实场景下混合失真组合的图像复原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单一退化类型GoPro数据集上对比基于尺度循环网络的算法(scale-recurrent network,SRN),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2项指标值分别提高了0.499 dB和0.044;在混合退化类型DIV2K数据集上对比基于操作选择注意力网络的算法(operation-wise attention network,OWAN),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2项指标值分别提高了0.163 dB和0.015,在实现复原图像的同时,保留了图像的纹理和细节信息.
摘要:基于阪神地震中地铁大开站的实际震害机制,借鉴地上建筑的隔震理念与方法,首次提出在地下地铁车站的中柱设置叠层橡胶支座的设计理念,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柱顶和柱底设置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与未设置隔震支座两种结构体系的结构水平变形和中柱、结构的应力的变化规律,以验证叠层橡胶支座应用于地下结构的隔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地铁结构中柱布置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设计理念是可行的,在实际工程中宜将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布置于中柱柱顶,结构中柱和侧墙变形平均减幅为21%,中柱的应力平均减幅为23%,结构的应力平均减幅为22%,起到了一定的隔震效果。
摘要: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精准拼接是保证结构稳定性和防水性的关键性问题。由于结构自重较大,在拼装成环后,当结构拱脚无支撑时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影响拼装的质量。文章以长春地铁2号线袁家店预制装配式车站为工程背景,考虑预制构件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地层-实体-接触"计算模型,研究不同支撑方式对于结构内力、应力及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拱脚采用钢支撑能够有效降低结构拱顶和拱脚不利位置处的弯矩和剪力,轴力略微增大;在有支撑条件下结构整体的应力值下降,接头接触应力下降,张开量减小;拱顶的竖向位移和拱脚的侧向位移减小,有效地降低了拼装误差,提高了整体的拼装精度。
摘要: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5A)在调控生物生长发育、衰老与环境响应中起重要作用。设计eIF-5A基因的兼并引物,对月季受高温诱导的叶片cDNA进行PCR扩增,获得特异性片段,经回收、克隆和测序,确定该cDNA为月季eIF-5A(命名为RceIF5A),含有480bp的核苷酸,编码159个氨基酸。将该cDNA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子pET32a-eIF5A。在高温(50℃)和低温(4℃)胁迫下含有该基因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pET32a-eIF5A)比***21(pET32a)抗性有明显的提高,据此认为含有重组子的***21(pET32a-eIF5A)对高温和低温的抗性可能与eIF-5A基因的表达相关。该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EF177192。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