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威威"
3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不同场地类别减震性能曲线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22年 第17期41卷 221-230页
作者:贲驰 李威威 杜东升 王曙光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1816 
根据不同场地类别建立减震性能曲线克服了地震波减震性能曲线存在差异的问题,对减震结构的简化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单质点体系简谐激励下,以位移减震率η_(d)与加速度减震率η_(a)解析表达式为基础,以特征周期为依据对大量地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SIP填充墙板框架结构足尺振动台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15年 第18期34卷 100-105页
作者:王曙光 庄丽 杜东升 李威威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1816 
对两层钢筋混凝土纯框架及带有新型SIP填充墙板的框架结构进行足尺振动台试验,对比研究了结构及墙板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分析了新型SIP墙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周期、阻尼比、刚度、楼层加速度以及楼层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两类装配式节点非线性行为的框架结构响应分析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22年 第7期39卷 158-169页
作者:许伟志 王曙光 贲驰 宋宝玺 李威威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1816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中国应用广泛,目前主要按“等同现浇”原则进行设计和结构计算。然而,由节点非线性行为不同引起的结构响应差异不可忽视。该文考虑到两类典型的装配式节点非线性行为与现浇节点的区别,研究了这些区别对框架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粘滞流体阻尼墙对平面不规则结构的扭转效应控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12年 第11期29卷 236-242,256页
作者:杜东升 刘伟庆 王曙光 李威威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平面不规则结构由于平扭耦联会使边界处的位移较规则结构增大很多,而给结构配置阻尼器是减小平面不规则结构边界位移的有效途径,该文将耗能效率较高的粘滞流体阻尼墙应用于控制平面不规则结构的扭转响应,研究阻尼墙控制结构扭转效应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整体钢框架内嵌加气混凝土填充墙板足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2018年 第6期39卷 141-148页
作者:胡精武 徐锋 杜东升 王曙光 李威威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为了研究内嵌加气混凝土(ALC)墙板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带内嵌ALC填充开洞墙板的两层钢框架结构足尺模型振动台试验。采用了预埋连接节点以减少板材连接对墙板造成的损伤,并采用自攻螺钉对窗口部位进行加固。试验研究了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丙烯纤维对高强混凝土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塑料科技》2024年 第5期52卷 98-100页
作者:苏小陆 李威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鹤壁458030 
向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纤维(PPF),研究了PPF对混凝土流变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PF掺量不断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差。与未加PPF相比,掺入PPF的混凝土在养护7 d和28 d后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拉压比均增大。当PP...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前后端分离架构的工作台账系统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 第2期30卷 174-178,184页
作者:李威威云南大学图书馆云南昆明650000 
工作台账可以把单位日常工作内容以及相关文件分门别类地进行记录和保存,能够有效提升单位的工作和管理效率.针对传统工作台账在准确性、时效性上存在的问题,设计与开发了一套基于前后端分离架构的台账系统.系统采用移动优先的设计理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当代南红雕刻的创新发展之路
收藏 引用
《天工》2022年 第11期 18-19页
作者:李威威云南保山一品南红玉雕工作室 
南红雕刻是玉雕中的一个新兴门类,近年来广受消费者欢迎,市场火热。如今,在南红市场逐渐趋于理性、平和的同时,玉雕师应当看到其中潜藏的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唯有创新形式与手法,让南红雕刻更好地与当代市场结合,才是这门艺术的长远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智能时代会计课程的再设计
收藏 引用
《今日财富》2017年 第24期 53-54页
作者:李威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在我国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首次被提及并列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不容置疑,人工智能未来将代替人类从事越来越多的智能工作。本文通过解析其优势,试从其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在如何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应对人工智能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层建筑基础隔震的性能化设计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 第S1期34卷 750-757页
作者:李威威 刘伟庆 王曙光 杜东升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隔震层传递竖向荷载并耗散地震能量,合理可靠的隔震设计才能保证隔震结构实现预期的性能目标。本文讨论了由隔震层的恢复力特性和反应谱来简单评估隔震层剪切变形的方法,讨论了隔震层中各元件的性能目标,结合上部结构和隔震层的性能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