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本文介绍了膨胀土的性质与特点,分析了膨胀土的危害及原因,提出了膨胀土地区地基处理的方法,以供大家设计与施工时参考。
摘要:将集成气冷散热器的半导体封装设计用于高功率电子系统,证明散热器片传热模型简易。这是基于经验关系式的,既可用于简单的分析模型,也可用于从半导体芯片穿过多层封装结构到散热片底部散热器的热传导二维有限差分(FD)模型。这些模型允许在静态及瞬态超负载状况下,进行快速性能评定。在用于采用3D分析工具对更详细的评定选择候选布局前,探讨大范围的设计选择。完成风荷载试验,验证用于不同半导体器件布局的建模结果。结果表明,各种模型和试验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摘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标培养需求,《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学在基础知识、计算、实验教学中侧重工程综合应用。线上教学结合MOOC教学资源,线下辅导答疑+分组讨论、小组汇报、实验操作、同伴学习、团队展示,以提升学习效率,线上引入SPOC教学模式,展示各教学环节及知识点、知识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线上讲授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线下答疑、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训练、加强记忆和知识迁移应用,经过两轮教学对比分析发现,混合式教学能明显提高学习兴趣,高分人数增多、低分人数减少;对比4届实习生发现接受混合式教学后,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迁移应用方面有所提升。
摘要: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在基础知识、各类灾害防治实验教学中,以新疆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结合生产项目及工程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科思维。线上学习结合MOOC教学资源,线下辅导答疑+分组讨论、小组汇报、实践教学以某种灾害防治方案设计、同伴学习、方案设计展示汇报提升学习效率,结合生产项目或生产实习中遇到的地质灾害。线上线下混合式设计教学,线上讲授基本概念、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计算及其工程应用、习题训练,实践课先有学生分组自主探索灾害防治方案设计,全过程辅导答疑、推送中国大学慕课MOOC强化训练、加强记忆和知识迁移应用。基于OBE理念,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变形(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5种主要灾害设计防治方案。
摘要:设计并采用了两步连续反相微乳液法原位合成铁钴镍 /聚苯胺核 -壳型纳米复合微粒。第一步 :用反相微乳液法还原氯化亚铁、氯化镍、氯化钴等电解质 ,制备铁钴镍纳米微粒 ;第二步 :利用苯胺盐酸盐的水溶性 ,引发苯胺在水核内发生自由基氧化沉淀聚合 ,原位生成以金属微粒为核 ,聚苯胺为壳的核 -壳型纳米复合微粒。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复合微粒进行了表征与分析。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