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德志"
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广告类超文本多模态的视觉语法分析
收藏 引用
《外语学刊》2013年 第2期 7-11页
作者:李德志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觉语法角度出发,解读旅游形象广告超文本的多模态化,包括多模态的社会符号学论述、视觉语篇的空间划分、旅游形象广告的释义以及读者与图像之间的社会关系。实证视觉语法在广告类超文本语篇分析中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弹性纵波在压电-压电半导体周期杆中的传播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2年 第9期43卷 1252-1257页
作者:李德志 张春利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浙江杭州310027 浙江省软体机器人与智能器件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为研究压电半导体周期结构中的弹性波传播特性,本文采用哈密顿变分原理推导出Love型压电半导体杆的基本方程;再在此基础上,针对由压电介质材料和n型压电半导体材料构成的周期杆,分别构建压电介质杆和压电半导体杆的状态方程;通过界面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层建筑装配式混凝土梁疲劳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混凝土》2022年 第8期 183-186,192页
作者:李德志衡水市人民医院总务处河北衡水053000 
装配式建筑内经常会由于荷载较大出现混凝土梁疲劳现象,降低了使用寿命。为及时监测混凝土梁的疲劳损伤,延长使用寿命,进行了高层建筑装配式混凝土梁疲劳力学性能试验。基于有限元分析创建混凝土梁装配式部件,设计混凝土梁有限元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随钻测量中连续波动信息解调技术研究与实现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 第11期37卷 1195-1199,1210页
作者:袁泉 李德志 王振永 郭庆 吕海波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为了解决随钻测量系统连续波动信息传输问题,设计了一种连续波动信号2DPSK解调方案.分析了随钻测量系统传输特性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随钻测量系统信息传递特性,对一系列连续信号调制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2DPSK信号更加适用于井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基坑开挖与邻近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及加固措施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23年 第12期53卷 144-149页
作者:姚希 夏长华 江宁 李德志 丁保华北京大学医学部基建工程处北京100191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基基础研究所北京100013 北京市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13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以邻近深基坑的既有建筑物加固改造为背景,分析了基坑开挖与邻近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基坑的开挖造成建筑物倾斜或者开裂,邻近建筑物所施加的超载使基坑变形增大。对邻近建筑物采取隔断体保护、结构加固、地基基础加固措施;对基坑采取针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引领 全面发展
收藏 引用
《教育科学与艺术》2014年 第10期 92-93页
作者:李德志北京市怀柔区北房中学北京101400 
学校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并在学校管理中切切实实地发挥着作用.近些年,我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力抓下,坚持文化引领,实现学校工作新跨越,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排烟设计
收藏 引用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9年 第5期12卷 9-11页
作者:李德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 
提供高层建筑地下室主用房、设备用房防排烟设计方法,平时排风与火灾排烟共用系统从平时运行到火灾运行的转换程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华民居(学术刊)》2011年 第11X期 47-48页
作者:李德志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资源消耗大户的建筑业就必须走现代绿色建筑之路。本文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了阐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水库除险加固大坝稳定及渗流计算
收藏 引用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年 第2期39卷 66-68页
作者:李德志喀什农三师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喀什844000 
当前水库的利用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取得了重要的作用,当水库出现问题时将会给水资源的利用分配带来很大的困难。文章针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的大坝加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大坝地质条件方面的情况进行渗流及坝坡抗滑稳定的计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模通信共用ODU及天线技术分析
收藏 引用
《通讯世界(下半月)》2016年 第4期 107-108页
作者:李德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 
为了解决Ku频段散射通信车载站仅有散射这一单一通信手段的局限,在不过多增加设备冗余和经费的基础上更好的兼容其他通信手段,扩大车载站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前景,提出了ODU及天线的综合设计技术,通过共用天馈系统、伺服转台、ODU等各个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