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志坚"
2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李志坚作品
收藏 引用
《中国艺术》2013年 第2期 64-69页
作者:李志坚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李志坚,字治见,1975年生于山东烟台。2000年毕业于鲁东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方骏教授。现为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重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画家李志坚作品展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5年 第1期 355-355页
作者:李志坚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一九七五年生于山东烟台。现居重庆。二00七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画家 李志坚作品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5年 第4期 325-325页
作者:李志坚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字治见。一九七五年生于山东烟台,现居重庆。二○○七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以L社工机构的实践为例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5年 第3期 009-014页
作者:李志坚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广州 510300 
本研究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系统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与优化策略。以L社工机构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及实地观察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探讨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实践模式及其成效。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佛山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的实践路径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5年 第1期 070-075页
作者:李志坚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广州510300 
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佛山市银发经济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其未来的实践路径。佛山市的银发经济在养老服务体系、健康产业和文化旅游等领域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创新能力不足、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预制梁场材料制备工序识别及质量控制方法
收藏 引用
《四川建材》2025年 第1期51卷 47-49页
作者:李志坚 杨洋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江门529000 
预制梁场目前使用的制备工序识别方法识别准确率较低,设计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预制梁场材料制备工序识别以及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工业摄像头以及相关参数抓拍时间间隔,设备将自动抓拍上传图片至后台,构建制备工序特征数据集构件,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育、铸牢——《黄河大合唱》在大中小学的贯通教育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5年 第2期 105-107页
作者:仲伟婷 王德才 李志坚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国经典红色音乐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大中小学的贯通式美育教育体系,可以有效实现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本文探讨了《黄河大合唱》在不同学段中的教学实践和课程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当代水墨的认识(节选)
收藏 引用
《明日风尚》2015年 第24期 46-53页
作者:李志坚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当代水墨艺术值得探索的领域非常的多。空间非常广泛,经过开放三十年的沉淀以及积累,前辈艺术家对水墨艺术的执着试验.使后辈有所借鉴。当代的水墨艺术应该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西方的影子里走出来,有位学者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年 第5期 21-26页
作者:李志坚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重庆401331 
文徵明是明代著名山水画家,"吴门画派"的领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文氏的山水作品中,以园林为题材的创作占有很大比重,这与明代苏州园林文化的影响以及文氏个人以"造化为师"的艺术创作思想不无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来个“长二捆”——祝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立十周年
收藏 引用
《学习与研究(北京)》1992年 第10期 35-36,1页
作者:李志坚中共北京市委 
成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10年来在发展电视艺术生产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如何更上一层楼?李志坚同志在《也来个“长二捆”》中,形象地提出了要依靠四支“强力助推火箭”的思路,读后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