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慧涵"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思想“化合”期的中国美育——围绕雷家骏艺术教育思想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 第3期 174-179页
作者:李慧涵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教育的深刻变革,为美育带来了崭新的视野和格局,此间形成的艺术教育思想、内容、体制等,影响之深远,甚至持续至今。雷家骏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该时期做了一系列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折射出在“德风”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时代科普传播的产品形式与新特点
收藏 引用
《中国记者》2018年 第5期 114-116页
作者:李慧涵江西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美丽化学》被誉为最酷炫的化学类科学传播作品,此外,"美丽科学"团队还制作出版了《嗨!元素》系列科普绘本,《天工百炼》互动体验APP等科普产品。本文以"美丽科学"为例,分析了数字媒体环境下科学与艺术设计两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新闻漫画创作思路探讨——以《渤海早报》“漫画墙”专版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记者》2013年 第10期 118-119页
作者:李慧涵 陈君今晚传媒集团渤海早报社 
本文从新闻漫画的发展过程出发,围绕新闻漫画创作所应坚持的新闻性、评议性与艺术性三要素,结合新时期新闻媒体尤其是新闻漫画在当下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渤海早报》"漫画墙"专版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对新闻漫画的创作思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媒体视域下的科学可视化创新路径探析
收藏 引用
《明日风尚》2018年 第13期 324-325页
作者:李慧涵 吴伟九江学院 
科研成果的可视化对于科学传播及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数字媒体环境下科学与艺术设计两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如何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实现艺术设计与科学可视化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将艺术设计理念更好地应用于科学可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以生物化学为例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通报》2020年 第4期47卷 1191-1195页
作者:吴伟 李慧涵九江学院基础医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近两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达到二者协同育人的目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具有显著的共性和关联,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结合本科生生物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众媒介时代的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基于豪泽尔的艺术分类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 第1期 29-35页
作者:李慧涵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大众媒介的兴起已经改变了日常生活的经验性内容,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和新现实,也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实现形式和传播途径。本文基于阿德诺·豪泽尔对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定义,探讨二者在大众媒介时代各自遭遇的困境。同时,豪泽尔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十世纪民族艺术精神的探索者——评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 第1期 109-116页
作者:李慧涵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徐复观出于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试图从中华文化的根源之地开掘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他对儒道美学既有“会通”又有“铨别”,一方面,他将整个中国绘画的历史主线归结为庄子哲学的显发,昭示出庄子追求的“道”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文主义与科技主义的论争——从谭力勤的“奇点艺术”谈起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 第1期 23-30页
作者:李慧涵 殷曼楟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不仅再次突破人类艺术的边界,其能否取代人类成为真正的艺术创造主体,也成为学界争议不休的话题。针对该议题的讨论,学者间一直以来存在着积极拥抱和审慎质疑两种不同的态度,双方的争论在本质上体现出了“科技主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室内乐中钢琴的演奏技巧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0年 第4期 65-66页
作者:李慧涵不详 
室内乐演奏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其凭借自身较强的综合包容性特点,在中国音乐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钢琴室内演奏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表演方式。钢琴室内乐演奏共分为钢琴独奏与乐器协奏两种不同表达方式,钢琴室内乐演奏的技巧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声乐表演的结合
收藏 引用
《北方音乐》2020年 第1期40卷 48-49页
作者:李慧涵山东聊城252000 
现代声乐表演不断发展,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表演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艺术思想层面上的精神能够实现与声乐表演的互补。在声乐表演中加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