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晓军"
445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 第S1期20卷 117-119,123页
作者:李晓军 金川 朱伟佳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南232001 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以建设现代化煤矿为目标,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提出并建立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煤矿安全生产指挥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模块设计、体系结构和主要功能。该系统可以为煤矿的生产管理及决策提供高效的可视化平台和信息传递与交换平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岭隧道结构BIM多尺度建模与自适应拼接方法及工程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公路学报》2019年 第2期32卷 126-134页
作者:李晓军 田吟雪 唐立 陈树汪 王安民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41 
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建筑领域应用越来越广,然而在山岭隧道工程中,由于结构形式较上部建筑有很大区别,利用Revit等BIM软件建立精细的山岭隧道结构三维模型尚存在困难且难以重复利用。针对该问题,首先系统地提出了山岭隧道结构BIM模型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随心的“游走”——我的关于书法的“自供状”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8年 第8期 108-115页
作者:李晓军中国美术家协会 
问: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书法?答:小学时就练过字,当时临的是颜真卿的《多宝塔》,可是画画的心劲比较大,字练的很少。正式学书法大概是初中时期了,写魏碑。初学《张猛龙》,后来写《爨龙颜》、《爨宝子》,再后来就是《龙门二十品》、墓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红楼梦中《晴雯歌》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 第3期31卷 132-133页
作者:李晓军吕梁高专离石师范分校山西吕梁033000 
在《红楼梦》中不属于金陵十二钗,但是作为又副册第一人的丫鬟晴雯,是曹雪芹笔下最爱的人物之一,在红楼十二曲中特地写有判词一首《晴雯歌》,在王扶林老师的谱曲下,歌曲《晴雯歌》更富艺术张力。本文通过对歌曲《晴雯歌》的音乐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筑环境工程中指导系统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年 第4期32卷 169-169,171页
作者:曹宇 李晓军榆林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陕西榆林719000 
指导系统在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环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进度。本文从多方面分析指导系统,研究如何更好地将指导系统设计原则和要素运用到建筑环境工程内,进而使艺术和技术可以紧密结合,获取最好的设计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岩石隧道工程地质数据标准化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土木工程学报》2022年 第S2期55卷 110-118页
作者:杨党锋 成涛 李晓军 庞琦 许墨陶 芮易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92 
岩石隧道工程建设与周边地质环境关系紧密,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地质数据。由于其格式各异,条块割裂严重,难以在参建各方高效共享并重复使用,时常造成勘探、试验和测量等工作的重复进行甚至是地质信息的错误解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藏铁路巴索曲特大桥沙害形成原因分析
收藏 引用
《铁道学报》2016年 第12期38卷 111-117页
作者:李良英 石龙 蒋富强 薛春晓 李晓军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通过现场调查与数值仿真分析,从沙物质来源与风场变化两方面分析巴索曲特大桥风积沙害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青藏铁路巴索曲特大桥两侧积沙主要来源于湖滨沉积物、巴索曲及桑曲冲积物、湖岸边大片固定沙丘及岩石风化物;桥梁两侧积沙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幽默中的逻辑重音
收藏 引用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6期6卷 115-116页
作者:李晓军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湖南娄底417000 
幽默是文学艺术表达的一种特殊手段,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幽默表达中语音手段的优劣直接影响幽默作品的意象及听者、读者对幽默的理解。逻辑重音作为语句重音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幽默作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最新技术与未来展望
收藏 引用
《现代隧道技术》2024年 第2期61卷 18-27页
作者:朱合华 凌加鑫 朱梦琦 李晓军 武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在隧道建造条件的极端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引起的产业变革的双重影响下,隧道智能建造成为了隧道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隧道智能建造是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要,用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改造和提升传统隧道建造模式,实现隧道建设的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数字技术的交通隧道工程低碳发展理念与思考
收藏 引用
《现代隧道技术》2023年 第6期60卷 1-10页
作者:朱合华 窦世琦 沈奕 芮易 李晓军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92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低碳化乃至零碳化成为交通隧道工程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数字化转型为此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智慧基础设施服务系统可从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表达与服务全过程为交通隧道工程的低碳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底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