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正化"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大鼠尿中2-苯甲酰肼叉-1,3-二噻茂烷及其代谢产物定量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3年 第3期7卷 218-221页
作者:王宇 李正化 高宁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新药设计研究中心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成部610041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新药设计研究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 
本文建立了线性梯度洗脱,两波长切换检测和两内标法测定染毒大鼠尿中2苯甲酰肼叉-1.3二噻茂烷(BADYH)及其代谢产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了大鼠ig不同剂量BADYH后,经尿排泄的DADYH及其代谢产物累积量-时间过程.结果表明,BADYH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4(s)-4-酚胺基-3-氧代-2-异噁唑烷基〕-5-氧代-2-四氢呋喃甲酸钠类合物的合成
收藏 引用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2年 第6期17卷 411-416页
作者:刘文峥 李正化华西医科大学新药设计研究室成都610041 
以L-丝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原料,采用三条合成路线,经6~8步反应,合成8个目标合物。其部份中间体的结构经IR,PMR,MS及元素分析证实。产物的结构也经IR及PMR证实。体外抑菌试验表明,TM7和TM8显示较强的广谱抑菌活性,TM6则具有中等强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叶枯灵在大鼠尿内的代谢产物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2年 第4期6卷 301-304页
作者:王宇 李正化 高宁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新药设计研究室 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研究室成都610041 
大鼠ig叶枯灵后,用HPLC和TLC分离纯尿提取液中的叶枯灵及其代谢产物,得到六个组分,经MS和UV初步鉴定为叶枯灵,苯甲酸,马尿酸和三个新合物:肼叉-1.3-二噻茂烷,乙酰肼叉-1.3-二噻茂烷和丙酮酸缩肼叉-1.3-二噻茂烷,通过对代谢物的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选择性保护合成2-〔4(S)-4-酰氨基-3-氧代-2-异噁唑烷基〕-5-氧代-2-四氢呋喃甲酸类合物及其体外抑菌活性
收藏 引用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0年 第5期15卷 346-352页
作者:谢平 李正化华西医科大学新药设计研究室成都610041 
采用两种新选择性保护方法由L-丝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原料经几步合成了8个目标合物。体外抑菌该验表明除TMV外,对金葡球菌209P和大肠杆菌44822具有中等到强的活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γ-氨基丁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惊厥活性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杂志》1999年 第2期34卷 124-126页
作者:袁牧 钟裕国 庞其捷 李正化贵阳医学院药学系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目的:寻求具有抗惊厥活性,容易进入脑内的非毒性的γ氨基丁酸衍生物。方法:通过亚胺键将γ氨基丁酸接到一个亲脂性载体上,设计并合成了16个γ氨基丁酸衍生物,测试其抗惊厥活性。结果:有6个合物具有抗惊厥活性。结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X-射线单晶衍射法研究双炔失碳醇α-差向异构体的构型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1990年 第6期25卷 435-437页
作者:李麟 李正化华西医科大学新药设计研究室成都610041 
本文报道有抗生育作用和雌激素活性的双炔失碳醇α-差向异构体的构型研究。采用重结晶法、低压硅胶柱色谱与HPLC相结合的方法,制得单晶纯品。经HPLC,IR,MS,~1HNMR证实。经Ⅹ-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问群为P222_1,晶胞参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chiff碱型γ-氨基丁酸衍生物的合成
收藏 引用
《精细工》1998年 第4期15卷 14-18页
作者:袁牧 钟裕国 庞其捷 李正化贵阳医学院药学系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生理条件下γ氨基丁酸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为了增大γ氨基丁酸的脂溶性,使其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通过亚胺键将γ氨基丁酸接到一个亲脂性载体上,设计并合成了7个4[(4氯苯基)(5氟2羟基苯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单环β-内酰胺环合成学(2) 由双分子的加成环合制备环的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抗生素杂志》1989年 第6期14卷 466-476页
作者:魏长富 李正化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化学教研室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新药设计研究室 
单环β-内酰胺环的合成方法研究发展得相当迅速,已报道的各种各样的环合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由单一分子经过分子内部官能团之间的反应,转为β-内酰胺;另一类则是通过两类分子间的加成环合得到β-内酰胺。本篇将着重阐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单环β-内酰胺环合成学(1)由单一分子的学转合成环的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抗生素杂志》1989年 第5期14卷 359-369页
作者:魏长富 李正化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化学教研室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新药设计研究室 
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抗生素的研究领域里,出现了一类具有β-内酰胺单环母核的新型学物质,即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它们的出现标志着β-内酰胺抗生素药物研究的新突破。 由于单环β-内酰胺的结构新颖简单,并且这类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3′,4′-二甲氧基)苯甲酰基-3-酰氨基-4-取代苯基-2-吖丁啶酮类合物的合成及其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1985年 第12期22卷 896-901页
作者:古渠鸣 李正化四川医学院药学系 
本文设计和合成了14个新的1-(3′,4′-二甲氧基)苯甲酰基-3-酰氨基-4-取代苯基-2-吖丁啶酮类合物,分别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证实。其中11个合物具有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Ⅶe-1及Ⅶg-1的活性约为临床应用的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