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漫萍"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多元、创新与展望:利维·莱托诗歌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 第4期31卷 55-62页
作者:李漫萍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利维·莱托是芬兰诗人、翻译家、语言学家、数码文本艺术家。他一共出版了六部诗集,其中的《奥涅加湖和其他诗篇》是他的第一部英文诗集。该诗集收集了诗人后期的诗作,包括从90年代早期的现代主义诗歌,到对十四行诗的语言实验,再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康普生家族悲剧与基督教伦理
收藏 引用
《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 第1期 140-142页
作者:郭海平 李漫萍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23 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03 
作为一位在艺术手法上大胆创新者但同时又是最因袭传统的伦理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喧哗与骚动》将基督教伦理的"爱"、"信"主德纳入小说创造,通过对康普生家族成员"爱"的缺乏和"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寓意隽永的象征——试论乔伊斯短篇小说的象征艺术
收藏 引用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 第4期22卷 27-31页
作者:李漫萍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10 
乔伊斯的一生都在为爱尔兰人民的精神解放而撰写“道德史的一个篇章”。在他的作品中 ,象征手法是一大艺术特色。在《阿拉比》和《伊芙琳》中 ,他成功运用了这一手法 ,赋予每一事物深刻的象征寓意 ,深刻揭示 2 0世纪初都柏林丑陋的社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波特短篇小说《绳》的艺术魅力
收藏 引用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5期2卷 15-19页
作者:李漫萍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10 
凯瑟琳·安妮·波特以其作品的精雕细琢而受到读者的推崇。文章选取她的短篇小说《绳》 ,从自由间接引语、修辞手法以及开放性结尾来讨论她的写作技巧 ,分析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呼语在英语诗歌中的运用
收藏 引用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第4期24卷 104-108页
作者:李漫萍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10 
作为一种修辞格,呼语常被用在诗歌中,并伴随着示现或拟人的形式出现。呼语用于与人的对话时,能拉近距离,产生亲切感;与动物或抽象概念对话时,能赋予诗人要诉说的对象以人的特征,使得诗歌意象生动活泼,增添艺术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秋之交响乐——论济慈《秋颂》的音乐表现形式
收藏 引用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 第5期30卷 138-142页
作者:李漫萍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03 
音乐性是诗歌恒久不衰的魅力之源,是诗歌表情寄意的一种手段。在《秋颂》中,济慈塑造了一个成熟、宁静的秋天形象。诗人通过多种押韵、拟声及格律和节奏的变换等声音形式,来烘托主题,渲染气氛,增强诗歌艺术的感染力,实现了形、音、义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