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贤杰"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改进研究
收藏 引用
《土木工程学报》2021年 第3期54卷 109-118页
作者:宋二祥 付浩 李贤杰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深基坑坑底抗隆起验算是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验算中如何考虑挡土构件嵌固段的作用是一个尚未较好解决的复杂问题。文章分析了国内现行技术标准中所建议基于地基承载力和圆形滑移面两种验算方法的不足,进而基于深入的理论及计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阵列碟簧柱支座竖向隔震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17年 第S2期47卷 330-335页
作者:杨琼 郭阳照 付航 李贤杰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3 
目前工程上常用的隔震支座在水平隔震上可发挥良好的效果,但不具备竖向隔震的效能。随着实际工程尤其是重大工程对建筑抗震安全水平的要求不断升高,建筑三维隔震的工程需求日益增大,研发同时具有水平和竖向隔震效能的三维隔震系统无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层框架结构基础隔震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 第2期34卷 161-164页
作者:李贤杰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上海200092 
借助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具有相同竖向承载力的摩擦摆支座(FPB)及铅芯橡胶支座(LRB),对原结构进行了基础隔震设计,并进行了7度小震及大震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础隔震对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线路施工用载重平台设计及应用
收藏 引用
《湖北电力》2009年 第6期33卷 16-16,18页
作者:鄂志伟 李贤杰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武汉430063 
文章简述了高空载重平台的设计意图和有关技术参数的确定,并运用材料力学的有关公式对平台结构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辐射废锅入口结构对流场及颗粒分布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 第29期32卷 15-21,I0003页
作者:李贤 郭庆华 周志 代正华 于广锁煤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徐汇区200237 
为优化结构设计,合理布置水冷壁,对辐射废锅接口、入口结构及内筒水冷壁组成的系统进行模拟研究。采用组分输运模型计算气体组分扩散过程,通过Realizable-湍流模型计算炉内流场,利用随机轨道模型跟踪灰渣颗粒运动轨迹,并考虑了气固相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μC/OS-Ⅱ任务管理的硬件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2010年 第5期30卷 1386-1389页
作者:李岩 崔晓英 李贤 赵宏 程平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0 
针对实时操作系统的开销导致应用程序可执行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FPGA的硬件实时操作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μC/OS-Ⅱ任务管理模块的硬件化。采用FPGA片内寄存器实现等待任务列表,并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电路访问该表,节省了系统由于频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小管轴向超声辅助液压成形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收藏 引用
《锻压技术》2021年 第4期46卷 69-75页
作者:陈占斌 杨连发 李贤 黄进 姜靖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针对现有的超声振动液压成形装置中振动主要施加在模具上、振动能量传递路径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开发了一种将振动直接作用于管材的微小管轴向超声辅助液压成形装置,可在普通压力机上进行超声和常规的轴压胀形。该装置选用标准模架作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FPGA的μC/OS-Ⅱ任务管理硬件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2010年 第2期36卷 25-29页
作者:李岩 崔晓英 李贤 赵宏 程平 张礼勇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针对实时操作系统的开销导致应用程序可执行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FPGA的硬件实时操作系统设计方案,并实现了μC/OS-II任务管理模块的硬件化。通过设计基于片内寄存器的TCB及基于组合电路的任务调度器,充分发挥了多任务潜在的并行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型桩在某渡槽槽墩保护中的运用
收藏 引用
《广东水利水电》2024年 第7期 24-29页
作者:李远辉 陈小丹 宫鹏 李贤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35 广东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635 广东水科院勘测设计院广州51063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大量建设,交叉建筑物越来越多,相互之间需要保护的情况也会经常出现。某渡槽因水闸的改扩建导致槽墩外露而需要保护,在选择保护方案时,从平面外轮廓和结构方案方面进行了综合比选,拟定了正方形、菱形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及模式的探索
收藏 引用
《科教导刊》2012年 第36期 95-96页
作者:牟海维 吕秀丽 李贤 付光 韩建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通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行导师制、科研团队培养制度,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电子竞赛,建设创新实践型师资队伍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学生的理论课学习能力、更新了知识结构,强化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