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铁彬"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孔板式锥形布浆器在圆网网槽成形器上的应用与设计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造纸》1993年 第4期12卷 23-29页
作者:李铁彬 肖金荣吉林榆树市造纸厂130400 
结合应用和设计计算实例,介绍了孔板式锥形布浆器在一般圆网造纸机网槽成形器上的应用。并对应用原理、设计要求和参数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侧流弧形板式网槽的设计和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造纸》1992年 第1期11卷 5-11页
作者:李铁彬 肖金荣吉林省榆树市造纸厂 
本文介绍了侧流弧形板式网槽的设计原理、结构、调控和应用。实践表明:侧流弧形板式网槽不仅特别适用于要求纵横张力比小或横向强度大的特殊品种,也适用于一般品种。同时对原料和工艺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芬兰包装业可回收系统谈绿色包装结构设计原则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09年 第7期30卷 167-168,171页
作者:王冰迪 许彧青 李铁彬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150001 
绿色包装的重要内涵是包装减量化、包装易于重复利用、易于再循环和可降解。从介绍芬兰包装业的可回收系统入手,简介了绿色包装选择的优先顺序,探讨了绿色包装结构的主要设计原则,并将其归纳为:避免过分包装、"化零为整"包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模块化水下救援机器人,近海救援的“变形金刚”
收藏 引用
《工业设计》2024年 第10期 13-13页
作者:李铁彬不详 
来源:https://***/galleries/ae629c8ffc764ce1aac5770767ecb82b?favorite=true这款水下救援机器人是为满足海洋救援需求而设计的应急装备,基于对海洋救援中不确定因素的深刻洞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该机器人主体结构上预留了多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将”模块化道路应急救援系统
收藏 引用
《设计》2022年 第6期35卷 17-22页
作者:李叶 李铁彬(图)不详 上海五石工业设计 
汶川地震时,中国空降兵十五勇士跳伞离开机舱的瞬间是最为光辉的一刻。这是中国空军部队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惊天一跳,只为人民。这就是五石工业设计参加徐工“X挑战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简化的减摇鳍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
收藏 引用
《船舶工程》2016年 第9期38卷 21-24,38页
作者:苗保 李铁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基于Lyapunov稳定性定理和动态面控制技术,针对船舶减摇鳍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设计方法。文章采用动态面控制技术消除传统Backstepping方法中存在的"计算爆炸"问题,同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系统中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露天采石场地质灾害原因辨析与防治方案
收藏 引用
《矿山机械》2009年 第24期37卷 52-54页
作者:周毅 吴恢 李铁汕头市楠洋职业安全事务有限公司技术部广东汕头515041 
露天采石场发生的地质灾害与其地质状况、降雨量、开采设计及开采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以粤东低山丘陵区为例,对露天采石场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辨析和讨论,并从开剥工程、防排水等方面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DSC和MLP的船舶航向跟踪控制
收藏 引用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 第4期39卷 5-8页
作者:苗保 李铁 罗伟林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州350108 
针对非线性船舶航向运动数学模型存在模型误差的情况,提出一种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基于Lyapunov稳定性分析理论,采用动态面(DSC)控制技术,以消除传统Backstepping方法中存在的"计算爆炸"问题,并采用最少学习参数(MLP)技术,以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动态面和L_2干扰抑制的AUV三维航迹跟踪控制
收藏 引用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年 第3期38卷 5-8页
作者:苗保 李铁 罗伟林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州350108 
为实现外界干扰作用下水下机器人(AUV)的三维航迹跟踪控制,提出基于动态面和L2干扰抑制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理论,对严格反馈系统中的非线性系统进行控制设计,采用动态面控制方法有效避免了用后推方法产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驱动力协调性优化控制方法
收藏 引用
《制造业自动化》2022年 第10期44卷 79-83页
作者:冯建 李铁 杨冬 李赛雷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132 
考虑到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驱动力协调性问题,提出了一套针对其驱动力协调性的优化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结构和控制特点,设计了一种力位混合驱动的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找到机构驱动力协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