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银妹"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利用改进的两维FFT算法设计的费涅耳型Kinoform
收藏 引用
《量子电子学报》2001年 第6期18卷 493-498页
作者:朱泽钦 齐开国 姚焜 李银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合肥230026 
利用对称性进了两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以这种改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模拟相干光的费涅耳衍射,设计出傅里叶型Kinoform和等效于透镜的 Kinoform合二为一的费涅耳型 Kinoform.从对称性的思路出发将一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旋转玻片法实现分时复用多光阱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2009年 第10期36卷 2751-2756页
作者:吴建光 任煜轩 王自强 周程 李银妹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安徽合肥230026 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6 
利用倾斜放置于光镊光路中的旋转玻片对激光束进行斩波可以实现分时复用多光阱。详细讨论了光镊光路中引入玻片后,光阱位置的变化随玻片位置、厚度以及倾斜角度等因素的变化关系。设计了可以加载不同厚度玻片的8孔转盘,通过直流电机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胶体微粒间相互作用势测量系统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2011年 第12期38卷 177-181页
作者:任洪亮 周金华 丁攀峰 李银妹华侨大学信息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6 
设计出以可编程控制器、伺服电机放大器、伺服电机和编码器为主要部件的可编程机械斩光器,并将其与多光镊系统相耦合,构建了胶体微粒间相互作用势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测量聚苯乙烯球悬浮液中两个小球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势,其结果与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十年来光镊研究的进展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1997年 第20期42卷 2129-2133页
作者:李银妹 操传顺 崔国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合肥230026 
光镊是建立在光的辐射压原理的基础之上的.光压概念的提出源于Newton时代.然而,它的实际应用却是在激光诞生以后才得以实现的.人们首先利用光压原理进行原子俘获等物理学研究.1970年,美国Bell电话实验室的一位学者Ashkin用一束TEM_(00)G...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光陷阱在显微生物活体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3年 第1期20卷 49-52页
作者:李银妹 高成岳 姚焜 郭光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合肥230026 
利用激光的力学效应设计三维的光学陷阱,在显微镜下能成功地捕获和操纵活的生物体.这种激光光钳技术可为细胞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实验手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光镊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收藏 引用
《生物学杂志》2019年 第3期36卷 1-8页
作者:李银妹 王浩威 龚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光镊技术发明30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促进了生物物理学的发展。2018年光镊发明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再次激发了社会对光镊技术的关注。光镊能够主动操控微观粒子如细胞,还能对操控力进行定量测量,在生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泽尼克多项式校正全息阵列光镊像差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2年 第18期61卷 526-533页
作者:刘伟伟 任煜轩 高红芳 孙晴 王自强 李银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合肥230026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合肥230026 
像差会影响光镊对粒子的捕获效果.全息阵列光镊中,像差不仅来自光学元件,由特定算法设计的光阱相位片也会在光路中引入像差.本文通过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加载泽尼克多项式相位图,对全息阵列光镊中由光栅透镜组型算法引起的像差进行校正.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相位片角向衍射产生拉盖尔-高斯光束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0年 第6期59卷 3930-3935页
作者:任煜轩 吴建光 周小为 付绍军 孙晴 王自强 李银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2300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 
设计了一种角向分布的相位片,利用离子束刻蚀技术加工成0和π二级的相位片.利用角向衍射理论对相位片的衍射场分析表明,衍射场为拓扑指数相反的两束拉盖尔-高斯光束的叠加场.用直径为4mm的近平行光照射相位片,获得径向指数为零,拓扑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脱离传统显微镜的微型光镊微操作仪研制
收藏 引用
《量子电子学报》2015年 第2期32卷 216-221页
作者:李煌 李光仁 姚焜 叶俊雄 李银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6 上海中珂光镊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065 
脱离了传统商业显微镜系统,成功研制一套具有单光束梯度力阱核心功能的微型光镊仪器,同时实现了对微粒的三维捕获和pN力的测量。系统采用无穷远光学成像设计、半导体激光光源和LED照明、千分尺三维操控平台,形成全封闭光路,一体化工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利用光镊技术演示光的自旋角动量
收藏 引用
《物理实验》2007年 第12期27卷 6-10页
作者:李银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安徽合肥230026 
阐述了光与物体相互作用时自旋角动量的传递与扭力矩原理.基于光镊光致旋转原理,利用能够悬浮单个粒子的光镊技术并采用具有双折射特性的CaCO3晶体粒子,设计了微粒在不同偏振光场中的旋转运动实验内容,研究光与双折射晶体粒子相互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