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锋"
1,894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国家大剧院第五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 中国戏曲学院“青春国戏——10剧种折子戏展演”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2年 第4期33卷 I0002-I0003页
作者:李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王金璐艺术生涯70年暨80寿辰纪念演出侧记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0年 第1期21卷 3-4页
作者:李锋 
为庆祝王金璐先生艺术生涯70年,在北京市戏曲艺术发展克会的鼎力支持下,1999年11月11月27、28日,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共同主办了纪念演出,由王金璐先生率诸位弟子出演《长坂坡、汉津口》、《林冲夜奔》、《八蜡庙》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润笔耕连心结 庄谐雅俗大篷车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 第9期 40-41页
作者:李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马宗慧先生逝世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3年 第3期24卷 112-113页
作者:李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院教师马宗慧先生于2003年7月1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舞美系89级本科班、导演系91级专科班、表演系91级专科班毕业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3年 第3期14卷 69-105,2页
作者:李锋 
我院舞美系89级本科两个班,共计22名学生,于7月毕业。他们在校4年,均系统地学习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开设了素描、色彩、中国画、装饰美术基础课,使学生具备了广泛的造型能力与审美体验。专业课,在戏曲专业设计的基础上,努力探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模因认知视角下的文创产品设计——以龙泉青瓷文化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0年 第5期 23-25页
作者:冯俏俏 李锋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和文化传播的新理论(1)。模因,作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复制和模仿)的方式进行传播。成功复制的模因需要经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四个阶段,其所携带的信息因子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在文化模因的传输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系三台音乐会侧记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2年 第3期23卷 103-104页
作者:李锋 
为了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艺术交流,促进我院音乐系新开设的民族器乐专业的教学工作,我院音乐系于2002年6月21日邀请了中国音乐学院弹拨乐五重奏组来我院进行艺术交流演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李鸣盛逝世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2年 第2期23卷 96-98页
作者:李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李鸣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3月6日在北京逝世.3月10日,首都戏曲界约百人,在北京中医院举行了向李鸣盛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充分体现遗产价值 着力打造演出形象 北昆推出赴台演出展示篇 市场运作新手段相继出台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1年 第4期22卷 101-102页
作者:李锋 
白2001年10月14日起,文化部组织了全国六院(团)一所在长安大戏院推出庆祝中国昆曲艺术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展览演出,北昆派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少奎、蔡瑶铣和优秀青年演员董萍、史红梅等组成强大阵容,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武兼备 舒卷余情——记沈阳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张宏伟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9年 第2期20卷 79-82页
作者:李锋 
新年伊始,在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沈阳京剧院参演新编大型轻喜剧《乌纱记》中,张宏伟饰演新科状元、三省巡按崔云龙,他那英俊的扮相,潇洒的气质,漂亮的身段动作,不温不火,疾徐有致,恰到好处。他那优雅端庄、遒劲脱俗的表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