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隆云"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栽培措施对姜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1999年 第9期24卷 531-533页
作者:李隆云 张艳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目的:通过姜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为姜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密度和播种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施肥量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结果: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姜黄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增加复合肥、过磷酸钙和尿素施用量有利于增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药用红花经济施肥量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1995年 第3期20卷 143-145页
作者:李隆云 张艳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应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经计算机运算,获得药用红花施肥量的数学模型为:Ya=18.26+0.77X_1+0.04X_2+0.54X_3+1.31X_1X_2+1.14X_1X_3-1.28X_1 ̄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对郁金块根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1996年 第11期21卷 651-652页
作者:李隆云 秦松云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根据当地肥源和郁金栽培特点,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建立郁金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数学模型。有机肥和无机肥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人畜粪、油饼>过磷酸钙>氯化钾。通过对模型分析、优化并结合净产值数学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花蒿种子生产优化措施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 第17期34卷 2144-2148页
作者:吴叶宽 李隆云 胡莹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重庆市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065 
目的:研究黄花蒿栽培因子对黄花蒿种子产量的影响,为黄花蒿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2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栽植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黄花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各因素对黄花蒿种子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交设计优选味连简单序列重复间扩增多太性反应体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 第1期19卷 11-12页
作者:陈大霞 李隆云 瞿显友 彭锐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目的优化味连简单序列重复间扩增多太性(Coptis ***)反应体系。方法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从Mg2+,dNTP,引物,BSA这4种因素3个水平进行优化。结果确立了适合黄连ISSR分析的反应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内含1×PCR buffer,1.5 mmol/LMg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姜黄综合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1999年 第11期24卷 654-657页
作者:李隆云 宋红 张艳 付善全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目的:通过姜黄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为制定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结果: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播期> 密度> 氯化钾> 复合肥> 过磷酸钙。播期与密度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密度与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氮磷钾肥和密度对青蒿生长和青蒿素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 第18期34卷 2290-2295页
作者:杨水平 杨宪 黄建国 李隆云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目的:试验研究氮磷钾肥、种植密度及其组合对青蒿生长、青蒿素含量与产量的效应,为青蒿栽培青蒿素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16(45)正交设计田间试验。结果:在合理用量范围氮磷钾肥显著增加青蒿生物量、叶产量、青蒿素含量和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青蒿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2016年 第3期27卷 582-584页
作者:梁晓媛 谭均 丁刚 李隆云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5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青蒿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的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液的浓度、提取液的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筛选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栽培措施对玄参子芽产量和等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2018年 第9期29卷 2254-2257页
作者:陈大霞 张雪 李隆云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重庆市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065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400065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1331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窝栽子芽个数、培土及有机肥、无机肥施用量对玄参子芽产量和等级的影响。方法设计单因子田间试验,统计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玄参子芽生产最优密度以株行距50cm×40cm、窝栽1个子芽为最佳;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郁金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1991年 第10期16卷 590-592页
作者:吴红 李隆云 杨会全 陈善墉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重庆630065 
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选择产量为目标,以播种期、播种密度为变量,对郁金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播种密度并推迟播种期可使郁金增产50%左右。建立的回归方程(Y=123.88+24.12X_1+30.22X_2-9.58X_1~2-16.01X_2~2)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