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李首明"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黑格尔的艺术象征论再论音乐的象征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9年 第3期25卷 184-186页
作者:李首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艺术作品的意蕴生成于象征的艺术方式,其在表现上,则是暗示。"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对于其他艺术门类来说,象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絮谈——对一个传统命题的再探讨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6年 第18期 75-76页
作者:李首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在艺术的各种门类中,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主要体现在音乐与文学共生同源,音乐与文学同属于想象的艺术,和二者的融合创造了艺术的另一个宁馨儿——歌唱等方面。通过对音乐与文学的关系的进一步探讨和认识,能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练声曲教材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收藏 引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 第3期 171-177页
作者:李首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系 
练声曲教材是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以个别形式,对10余所音乐、艺术院校的20多位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练声曲教材的使用情况、教学理念进行了访谈,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各类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东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收藏 引用
《高教探索》1997年 第2期 44-45页
作者:李首明广州大学美育教研室广州51009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探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07年 第3期 140-143页
作者:李首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声乐艺术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水平。然而,客观地审视我们高校的声乐教学,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这些不合理之处影响了高校声乐教学整体的水平,制约了声乐教学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接受美学视角审视音乐的再创造活动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7年 第2期23卷 94-96页
作者:李首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接受美学主要是一种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方法。在接受美学那里,接受不仅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而存在着的,而且被看作是整个文学审美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正因为如此,接受者的主体作用,亦被同时摆放到空前重要的位置上。众所周知,文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乐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摭谈
收藏 引用
《音乐教育与创作》2009年 第4期 36-38页
作者:李首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声乐是音乐与语言结合的一种表演艺术,由诸多的因素决定其学习的效果。如学生的生理结构、嗓音条件、演唱方法、演唱心理、个性特征、综合艺术素质等。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嗓音,再加上心理、个性上的差异,声乐教学的对象形成了声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歌词与旋律:声乐艺术再创造的重要蓝本
收藏 引用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2期7卷 66-68页
作者:李首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声乐通过情感、领悟、想象、演唱技巧表现赋予歌曲以生命的再创造,要使歌曲形象鲜活地展现在听众和观众面前,歌唱者不仅是以作品的简单复制和还原为标准,还应积极地投入到歌曲再创造的过程中去。歌词语言和歌曲旋律是构成声乐作品的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与美育的关系新探
收藏 引用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 第2期 30-33页
作者:李首明广州大学美育室 
古往今来,音乐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并最终被列为美育的基本内容。这先是因为在人类的审美历程中具有原型意义,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形成;其次,人类的一切艺术创造都离不开音乐,都包含着音乐;音乐在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结构当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知声乐基础教学中的心理、生理要素
收藏 引用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 第2期 82-84页
作者:李首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系广东广州510006 
声乐教学,先应该了解声乐的生理基础,掌握声乐的心理规律并根据这些原理和规律来进行声乐基础教学。教师应通过形象、易懂的语言来说歌唱的原理,用适当的肢体动作和准确的范唱来反复刺激学生,多方位启发和诱导学生感受、理解歌唱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