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杜大恺"
5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杜大恺作品选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2009年 第18期 62-63页
作者:杜大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美术>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 
生于1943年8月8日,山东龙口人。198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主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杜大恺作品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 第4期 F0003-F0003页
作者:杜大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访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执行院长杜大恺
收藏 引用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年 第1期 13-15页
作者:杜大恺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 
记者: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发展,城市的形态及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公共艺术不仅是城市文化的表征,更是在无形之中影响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这对人类的发展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助推作用,您认为城市公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笔中国装饰艺术的现状与前景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6年 第5期 146-149页
作者:杜大恺 
漫笔中国装饰艺术的现状与前景杜大恺对一个概念作出符合确然性的界定并不总是成功的,制造概念又显然充满风险,因此,姑且退一步,避开对装饰艺术概念的纠缠,而以纯艺术与装饰艺术的对照来看看今天的装饰艺术究竟有哪些特征。首先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阳光下的不懈求索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1998年 第2期 67-68页
作者:杜大恺青岛书画艺术研究院 
阳光下的不懈求索杜大恺印象主义距离我们并不遥远,1874年评论家对莫奈的《日出印象》的嘲讽,不过刚刚过去了100多年,而由印象主义的革新所引发的现代艺术至今仍以主流形式活跃于西方艺坛,然而,我们今天对于印象主义似乎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汪稼华画海
收藏 引用
《美术》1993年 第10期 70-51页
作者:杜大恺 
一部中国画史中专门以海洋为题的画家不多。细想想也是怪事,但先前似乎并无人以为奇怪,汪稼华的画海正是由这疑问开始的,且企望由此寻一条生路。 艺术有许多问题,说到底不过是画什么和怎么画。画什么和怎么画,其实最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收藏 引用
《美术》2011年 第5期 45-48页
作者:杜大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关于祝大年先生人们谈得太少,他的寂寞是一个时代的误会。他很少参加展览,许多人也许知道他是一位陶瓷艺术家,其实,他与陶瓷已经隔膜了很久。他曾经希望做一位陶瓷艺术家,可惜,他没赶上可以造就陶瓷艺术家的时代,他明智地退却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壁画是理想在空间存在形态的外延——《壁画与壁画创作》序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1990年 第3期 94-65页
作者:杜大恺 
壁画在当代中国历史不长,多说也不过十年。但终于有关于壁画的专著问世,一方面可见这时代理论的活跃,另一方面是壁画存在的现实确已不能漠然视之。 专门谈论壁画创作的书,于美成、田卫平、张大祥的《壁画与壁画创作》是第一本。并不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与大海共命运
收藏 引用
《美术》1999年 第8期 68-69页
作者:杜大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人们常以十年如一日赞誉一个人有持之以恒的心性,周永家画大海已经画了40年,40年如一日,可见其对大海的执着。 周永家与大海的交情是以1956年服役海军开始的,1958年,他与另两位海军战士组成创作组,以笔名“郎卓红”创作并发表作品,开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容乃大——袁元的艺术创作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1999年 第4期 81-82页
作者:杜大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