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束永俊"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开发山羊草属InDel分子标记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2012年 第7期38卷 1334-1338页
作者:吴磊 王丹 苏文悦 郭长虹 束永俊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分子细胞遗传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为开发和利用小麦野生近缘种的优异基因,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通过拟斯卑尔脱山羊草EST(expressed sequencetag)与小麦UniGene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山羊草插入/缺失(InDel)位点137个,在这些位点两端序列设计引物24对,通过在15个小麦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基因重测序信息的大豆基因靶向CAPS标记开发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2009年 第11期35卷 2015-2021页
作者:束永俊 李勇 柏锡 才华 纪巍 朱延明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为了开发大豆基因靶向的功能分子标记,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大豆基因重测序数据,筛选出酶切位点突变的SNP位点,设计PCR引物163对,选用东北地区主栽品种绥农14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其中139对引物获得大小为400~1200bp的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豆CAPS标记快速开发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收藏 引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 第12期40卷 62-65页
作者:束永俊 李勇 朱振雷 朱延明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30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大豆SNP位点序列信息,选择合适的内切酶,进行混样PCR和酶切预筛选,建立了大豆CAPS标记的快速开发方法—gspCAPS(Genome Sequence Pool,CAPS)。设计合成了61对引物,在9个大豆品种中对gspCAPS方法进行了评测。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豆EST-SNP的挖掘、鉴定及其CAPS标记的开发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2010年 第4期36卷 574-579页
作者:束永俊 李勇 吴娜拉胡 柏锡 才华 纪巍 朱延明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将大豆EST序列联配到大豆基因组序列上,挖掘到大豆EST-SNP位点537个。对其靶向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发现他们主要参与亚细胞定位、蛋白质结合与催化以及代谢等与大豆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相关的生物过程。同时开发了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豆主要成分系统分析实验综合设计的探索
收藏 引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 第4期36卷 533-535页
作者:夏云剑 束永俊 于龙凤 柳国霞 郝再彬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在原有生物化学教学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实验间的有机组合和巧妙衔接,以大豆主要成分的系统分析为例,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在完成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以求在实验用品、操作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配等多个方面摸索综合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