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杨兆升"
48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流体神经网络在交通网用户最优路径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公路学报》1999年 第S1期12卷 78-82,89页
作者:杨兆升 姜桂艳 温慧敏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吉林长春130025 
利用遗传算法为流体神经网络模型设计了在非规范条件应用下的参数优化方法,拓宽了该模型的适用范围;利用流体神经网络与道路交通网络具有相似性的特点,将流体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交通网络的路线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的信号控制策略
收藏 引用
《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 第5期21卷 121-124页
作者:刘红红 王鑫钥 杨兆升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25 长春市南关区计算机智能开发部吉林长春130022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的信号控制策略研究如何在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中体现公交优先的技术,本文详细阐述了实施公共交通信号优先的硬件系统和具体的实现策略。为了有效地在路口信号控制系统中体现公交优先策略,在控制过程中要采用实时算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小波分析的交通参数组合预测方法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 第5期40卷 1220-1224页
作者:冯金巧 杨兆升 孙占全 张立东 刘威山东省计算中心济南250014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长春130022 
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交通参数的变化趋势,结合小波理论处理时变信息的优势,设计了一种在小波分析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的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理论与神经网络结合的策略,具有普适性,且比传统的基于小波分析的组合预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M2M模型的出行路径规划算法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 第S2期38卷 45-49页
作者:杨兆升 汪健 张颖鹏吉林大学交通学院长春130022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提出了一种源自于人类认知思维模式的普遍适用的算法设计模型——M2M模型(Macro to Micro model)。M2M模型的数据结构用O(n)时间建成,并具备高度的并行性。针对交通网络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M2M模型的交通网络出行路径规划算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汽车空气悬架高度控制阀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汽车技术》2006年 第5期 12-15页
作者:翟维丽 杨兆升 张广世吉林大学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 
介绍了汽车空气悬架高度控制阀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并根据延时型高度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高度控制阀动作延迟时间与阻尼、不感带、缓冲弹簧预紧力及杠杆比的关系。针对高度控制阀的单向阻尼非线性特性,根据高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多智能体的交通信号控制与路径诱导的协同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 第S2期36卷 143-146页
作者:卢守峰 杨兆升 刘喜敏吉林大学交通学院长春130022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长沙410076 
在总结已有交通信号控制与路径诱导协同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路段行程时间函数与信号控制策略对协同模型求解唯一性与收敛性的影响;设计了交通信号控制与路径诱导协同研究的多智能体模拟系统。该系统由交叉口控制智能体、路径诱导智能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吉林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 第1期33卷 8-12页
作者:杨兆升 杨志宏 赵丹华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吉林长春130025 吉林省宝路集团吉林长春130022 长春大学计算机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介绍了国内外ETC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吉林省ETC结构框架图,并对自动车辆识别技术、车道监控系统、收费站的设计及网络设计等关键技术做了研究,实现了ETC系统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Vissim仿真软件的交通信号配时研究
收藏 引用
《交通与计算机》2005年 第1期23卷 7-11页
作者:杨兆升 王爽吉林大学长春130025 
研究了交通信号配时 ,阐述了平面交叉口单点信号控制配时设计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以及各种交通信号配时参数的确定方法、标准及依据 ,并将其应用于长春市一个极具代表性的5路交叉口 ;在现有配时方案的基础上 ,设计多个不同时段的新方案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路网规划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 第4期26卷 100-105页
作者:杨兆升 黎春兰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吉林 长春 
提出一个新的公路网规划设计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ATMS的共用信息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收藏 引用
《ITS通讯》2004年 第1期6卷 111-115页
作者:杨兆升 岳昊 高颖吉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与开发中心,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交通学院 
本文结合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用户对基础交通信息的需求,以及基础交通信息在共用信息平台中的特点,阐述了共用信息平台采集数据时所要考虑的因素.以共用信息平台的逻辑结构为主线,依次介绍了共用信息平台的功能、构成要素、数据序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