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杨光祖"
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雷达论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2012年 第5期 21-26页
作者:杨光祖 
雷达从气质上看,毋宁是一位诗人,虽然他不写诗,也几乎不写诗歌评论。他在评论里显露的艺术直觉和那种诗性体验,应该说是他性格上的必然反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挑战自我和艺术的极限——论马步升的文学创作及其限制因素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2011年 第1期 144-149页
作者:杨光祖甘肃省委党校 
甘肃文学从1980年代开始,本土文学或者说现代意义上的本土文学才真正开始。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在全国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客观地说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作品还没有出现。多年前,我曾著文认为,甘肃不缺作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的苦难如何写出——《定西孤儿院纪事》的小说伦理与艺术得失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 第1期 65-73页
作者:杨光祖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在《上海文学》连载的时候,我就读过其中的一部分,比如《黑石头》,但没有坚持下去,因为内心的恐惧。后来撰写《杨显惠论》,还是没有读完。二○一五年某个晚上,兰州某家茶楼,我们和杨显惠老师喝茶聊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修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问题——评长篇小说《带灯》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 第6期 197-203页
作者:杨光祖甘肃省委党校文史部73007 
小说靠细节说话。我们知道小说是虚构的,但虚构的小说为什么会获得艺术的真实?关键就是细节的真实。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里却很少真实、生动的细节,因此,我们感觉女主人公带灯与那个小镇总是那么虚幻,不真实。作品没有"揭示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批评是一种致敬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2012年 第5期 1-1,F0002页
作者:杨光祖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文史部文化教研室 
创作与评论,应该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哪一个都不行。在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中,评论家往往起着一个很大的作用。鲁迅说,最怕的就是一箭射人大海,了无回响。你的作品出来了,有人说好,有人喊骂,都是好事情,总比悄无声息的好。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裘山山短篇小说论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6年 第4期 66-69页
作者:杨光祖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裘山山的短篇小说有着自己的声音,也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每篇小说构思奇特,布局新鲜,情感细腻,文字干净,而且特别善于描写女性人物的内心变化,心理描写颇见功夫。本文主要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入手,详细分析她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雅明批评实践的当代启示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8年 第3期 105-109页
作者:杨光祖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本雅明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他的文学艺术思想非常丰富、独特,比如,灵光、震惊、复制艺术等思想,直接启发了后人。他的具体的文学艺术批评,更是批评的典范,不仅对作品有独特的分析,而且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扬人性的艺术探索——论马步升近期小说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2003年 第6期 88-90页
作者:杨光祖 
我之所以非常看重马步升的小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文本里张扬了高贵的人性,为这个欲望化的时代竖立了一种标高.他不像时下的大多数作家为市场而写,为小市民而写,制造或复制那些时髦的畅销的文化消费品,和名牌时装、手机、轿车等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前中国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分析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6年 第5期32卷 114-117页
作者:杨光祖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当前的这个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世界电影也在不断高科技化,电脑特技、3D等花样翻新的技术,一个接一个,如大海浪潮。技术时代的电影,更考虑技术的完备、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忽视了人类灵魂应有的修为。当代尤其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影视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文学怎么了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2009年 第5期 192-195页
作者:杨光祖 
  作家主体与文学的生长  话题一涉及当代文学,总是非常沉重.我们以前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探讨甚多,关于政治对文学的负面影响有着比较深入的论述.可是我们发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中国的作家溃败得更迅速、更彻底,阅读当下文学,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