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杨全胜"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可重构专用微处理器设计方法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7年 第8期28卷 1516-1519页
作者:杨全胜 邢汉承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可重构计算技术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成为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研制可重构微处理器体系结构也是今后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首先对可重构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从可重构粒度、范围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实时DBMS的界面程序设计
收藏 引用
《微型计算机》1996年 第5期16卷 16-18页
作者:杨全胜 俞本权 
本文通过RTDBMS系统的界面设计,讨论了实时应用系统界面的特点,设计方法以及与系统竞争资源的解决办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异构多核SoC的LT码编码硬件化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20年 第12期42卷 2125-2132页
作者:江仲鸣 杨全胜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对异构多核SoC进行建模分析,将LT编码在异构多核SoC上的实现问题转化为LT码编码子任务在异构多核SoC上的映射问题,并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任务映射方法。最后基于XILINX ZYNQ-7000异构多核SoC实现了LT码编码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实验平台建设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 第10期26卷 101-103页
作者:吴强 杨全胜 王晓蔚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时,不仅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实验平台,更需要一套科学的、具有创新性的综合实验方法。通过对东南大学的一项校级教改项目的实现及应用的介绍,阐述了作者在进行实验平台设计的同时,构建了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黏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2013年 第S1期43卷 129-132,217页
作者:狄生奎 赵子斌 李凯峰 杨全胜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730050 
考虑到地震动具有随机性,利用平稳过滤白噪声地震动模型,首先建立黏滞阻尼结构的动力方程,运用虚拟激励法将平稳随机地震激励转化为简谐振动分析,求解黏滞阻尼结构在随机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然后通过选用相同数量的阻尼器在最大层间位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芯片设计中工艺映射方法的选用策略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年 第3期29卷 91-93,96页
作者:潘旻旻 杨全胜 邢汉承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工艺映射是综合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描述了基于特定单元库的工艺映射的主流方法,然后详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为改进基于特定单元库的工艺映射,提出了对工艺映射流程中各步骤已有处理方法的选用建议;最后,进一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集散监控与信息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系统应用》1994年 第12期3卷 14-16页
作者:杨全胜东南大学计算机系 
本文分析了集散监控与信息管理一体化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结构特点。以SE-DOS系统为例,提出了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实现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无线网络的计算机接口实验平台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 第6期30卷 71-74页
作者:吴强 杨全胜 王晓蔚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计算机接口实验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实验平台,而无线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在计算机接口实验中,应用无线网络技术,使得接口实验平台的应用更加广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炉高可靠控制系统L1与L2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年 第4期 117-119页
作者:杨全胜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重庆400013 
针对高炉生产对其控制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以实际项目为基础,介绍了一种高可靠性高炉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与实现。首先对系统总体架构进行介绍,然后对其组成L1与L2部分分别进行了介绍,包括软、硬件配置以及网络结构等。重点描述了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接入Internet的企业管控综合网络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1年 第1期14卷 25-27页
作者:杨全胜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10096 
本文提出一种三层次结构的具有接入Internet能力的企业管控综合网络系统。对系统总体结构,软硬件配置以及安全问题进行了了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