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杨国纬"
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感知“精神的力量”——浅论《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教学创意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5年 第8期 28-31页
作者:杨国纬上海市进才中学 
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但却是被淡化和边缘化的篇章。华师大版上海高中历史教材聚焦一战后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旨在呈现民族解放运动共通性的同时,探讨其多样性。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暴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中二年级《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教学设计及说明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1年 第7期 22-24页
作者:杨国纬上海市进才中学 
一、本课的立意与目标1.本课立意本课立意只有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中方能见其高远。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辉煌一页。它开创了以和平和合法方式争取民族解放的独特斗争道路,最终在二战后打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工作流及集成中间件技术的电力信息一体化设计及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 第19期28卷 80-83页
作者:程渤 浮花玲 杨国纬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54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59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企业中不同管理部门中不同结构、相互独立的多个异构信息系统越来越希望整合成一个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以提供统一的开发、维护和管理,并实现各级系统间有效的数据、资源和功能共享。文中介绍了开发的电力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网络流量预测方法的设计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1998年 第12期24卷 15-16,22页
作者:黎亮 杨国纬电子科技大学计算中心 
在两状态马尔科夫链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网络流量的预测,能对包括短期在内的流量作出准确的预测。该方法经实验证明能较好地反映网络实际情况,且算法时间复杂度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任务分配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 第6期27卷 642-645页
作者:黎亮 杨国纬电子科技大学计算中心 
当分布式系统中各处理结点相互完全独立,并且在对其他结点的状态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利用组合数学和随机过程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机制。该机制能够使各结点在没有全局管理者的参与下,仅根据系统运行的反馈来决定下一步的任务,从而使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工作流任务实例变迁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 第13期29卷 56-59,63页
作者:程渤 浮花玲 杨国纬 庹先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54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59 
在研究工作流已有安全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作流任务实例变迁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通过角色执行工作流任务实例,并结合工作流任务上下文内容确定任务实例所处的不同状态,动态地将任务权限传递给执行角色,用户通过角色分配自动拥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主动诱骗的电力网络安全提升策略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 第21期28卷 73-76页
作者:程渤 张新有 浮花玲 杨国纬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54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59 
从主动防御的角度研究电力网络安全的提升策略,介绍了主动诱骗电力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结构及安全体系设计中诱骗系统、连接控制、路由控制功能、入侵重定向、入侵记录、日志服务器、远程控制台等部件的关键实现技术,通过把主动诱骗网络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FQ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8年 第7期35卷 634-637页
作者:黎亮 杨国纬 陈光禹电子科技大学计算中心 
文中就网络FQ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三种相应的算法.利用多队列轮转算法实现了FQ系统的公平性;利用动态队列长度算法实现了FQ系统的可靠性;利用动态响应时间模糊算法实现了FQ系统的稳定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表示知识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2004年 第3期31卷 106-107,111页
作者:刘启和 杨国纬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成都610054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表示语义和常识的方法。将知网中的义原(即最小的语义单位)表示为类,同时将概念之间、属性之间的语义关系转换为类之间关系以及类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将知网概念词典中的概念表示为所在范畴属性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突出中心 顺势拓展——高中新教材(上海)(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4、5课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 第1期 103-105页
作者:杨国纬 周义保上海市进才中学 
一、文明创新与传承中的高等教育、博物馆和图书馆。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之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积累呈加速趋势,日益增大的知识体系需要得到有效的传承,催生了形式各异的文化教育机构,高等教育、博物馆和图书馆应运而生。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