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杨建伦"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子厚针孔成像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06年 第11期55卷 5947-5952页
作者:陈法新 郑坚 杨建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合肥23002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绵阳621900 
为了解决成像的针孔设计问题,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一套模拟中子针孔成像过程的程序,并且通过编写的图像显示程序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记录介质所成的二维图像,同时可以对图像的某些参数进行判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于神光Ⅲ燃料面密度诊断的下散射中子探测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年 第7期27卷 156-161页
作者:黄展常 杨建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根据辐射屏蔽后5.5m测点处的辐射场情况,分别设计了电流型探测器系统和成像型探测器系统。通过Geant4数值模拟分析可得:在面密度达到10mg/cm2、初级中子产额为1012时,电流型探测器系统满足测量的信噪比,信噪比达到40∶1;在面密度达到10m...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ICF中子针孔成像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 第6期17卷 883-887页
作者:陈法新 杨建伦 温树槐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在激光驱动的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中子针孔成像能够为不同靶丸设计的性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为了能够在实验上获得较好的结果,需要实验前对各种针孔设计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判断。成像的理论计算可简单分为针孔成像和图像解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于神光Ⅲ主机燃料面密度诊断的下散射法探测系统的准直设计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年 第6期27卷 140-144页
作者:黄展常 杨建伦 陈法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在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用下散射法诊断燃料面密度对本底的屏蔽要求较高。分析了神光Ⅲ主机纯氘燃料靶在实际诊断环境中产生的本底辐射场,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得知测量点处散射本底主要来源于初级中子与真空腔室、周围诊断平台、天花板和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编码源成像的等离子体密度诊断方法
收藏 引用
《光子学报》2015年 第12期44卷 77-82页
作者:李国栋 杨建伦 陈法新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利用探针光编码源成像可对丝阵负载Z箍缩等离子体内爆实验进行冕区密度诊断,基于阴影像系统,在光路靶区前设计增加一块线阵编码板对入射探针光波前空间分布进行改造.通过模拟成像分析了光路布局中物面选择和偏折角提取;在等离子体的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型磁探针在Z箍缩负载电流诊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 第9期22卷 2055-2058页
作者:薛飞彪 杨建伦 徐荣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介绍了磁探针测量等离子体电流的设计原理,针对Z箍缩实验负载的实际结构特点和现场布局,制作出应用于诊断脉冲功率装置Z箍缩实验负载通过电流的微型磁探针,并通过建立相同结构尺寸的模拟负载装置的方法,实现了对其灵敏度的标定。实验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铝丝阵等离子体K壳层辐射区域测量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 第1期24卷 234-238页
作者:陈法新 郑坚 李正宏 杨建伦 徐荣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合肥23002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采用球面云母晶体,在特定的几何布局下,通过选择适当的设计参数,在1.3 MA脉冲功率装置上获得了Lyα线表征的Z箍缩铝丝阵等离子体K壳层辐射时间积分2维分布。与通常采用的带滤片卡域的时间积分针孔成像相比,避免了由于无法将测量能段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Z-pinch实验数据集中管理设计及实现
收藏 引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4年 第2期34卷 152-155页
作者:杨瑞华 叶繁 蒙世坚 刘建 杨建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绵阳621900 
Z-pinch研究中进行的实验具有信号瞬发、数据量大、数据种类繁多等特点,实现实验数据网络数字化集中管理是信息化时代实验管理的迫切需求。描述了数据拆分和组合存储关键技术,说明了多条数据记录之间共享大容量附件数据的思路。结果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探测裂变谱高能中子方法的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年 第2期31卷 153-156页
作者:王立宗 朱学彬 李波均 杨建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探讨了提高系统中子灵敏度和测量信噪比的技术措施,通过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提高了探测高能中子灵敏度。对影响信号测量的内本底干扰水平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强辐射内本底条件下,可实现较低强度下探测裂变谱高能中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Z箍缩动态黑腔阴影像诊断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3年 第4期62卷 362-369页
作者:陈法新 冯璟华 李林波 杨建伦 周林 徐荣昆 许泽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绵阳621900 
为了获得填充泡沫的钨丝阵动态黑腔动力学演化图像,研究钨等离子体与泡沫柱的相互作用形式,在1MA脉冲功率装置上设计了四分幅紫外探针光(266nm)阴影成像系统,该系统时间分辨为2.5ns,静态空间分辨优于70μm,径向阴影图像展示了从固体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