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杨斯达"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学科竞赛项目的造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2年 第12期 203-205页
作者:杨斯达 杜冰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基于人才培养为导向将竞赛项目融入造型基础课程教学中,形成“教学-竞赛-项目”一体化教学体系,提高学生掌握对于设计类造型基础课程的创意思维和表现方法,推动高校创新培养实践性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该培养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竞赛+项目”双驱动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收藏 引用
《进展》2022年 第17期 3-5页
作者:杨斯达 杜冰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重要问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改革创新设计类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成为高效艺术设计教育重点与目标。高校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阵地,成为培养创新实践性专业人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红色经典音乐与大学生党课教育相结合的实践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7年 第10期 79-80页
作者:刘群霞 杨斯达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湖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党建工作为大学思想建设层面的重点工程,向来是众多学校领导层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党建工作如何更好地开展,逐步得到了学术界和党建一线的广泛探讨,本文就大学生党建教育为切入点展开研究,旨在将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几个阶段与对应时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海风力机动力特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可再生能源》2013年 第8期31卷 54-57页
作者:方龙 李良碧 张旗利 杨斯达 谢云平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LMS国际公司北京100000 
海上风力发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要大力发展海上风机。以单桩式近海风力发电机为例,利用风机正向设计专业软件SAMCEF for Wind Turbine,对风机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振动特性。由分析结果可知,风机整体振型复杂,不同构件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海三浮体式风机整体结构模态分析
收藏 引用
《可再生能源》2013年 第11期31卷 81-84页
作者:朱红娟 李良碧 卫涛 杨斯达 谢云平熔盛重工江苏南通226532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03 
海上风电逐渐从浅海的桩柱型向深海的漂浮式发展。采用风机正向设计SAMCEF for Wind Turbine软件对安装于水深100 m处的三浮体式风机平台整体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由计算结果分析可知,浮式风机整体结构振型比较复杂,不同构件振型变化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景观在低碳模式下的设计模型和方法
收藏 引用
《艺术家》2017年 第4期 77-77页
作者:杨斯达东北农业大学 
若想做好对城市形态的设计和决策工作,那么就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好城市景观模型,把它所具备的空间形态分析功能和数字再现技术融入城市设计工作当中,这样就能够创造出完善的景观模拟系统。另外,还能够把城市环境景观的动态以及空间形态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作用
收藏 引用
《北方音乐》2017年 第20期37卷 160-160页
作者:杨斯达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幼儿舞蹈作为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创造美的形象来展示自然与社会,表幼儿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的一种艺术。幼儿舞蹈教育作为对孩子们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对幼儿身心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南县地花鼓的艺术特征及其局限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7年 第6期30卷 63-63页
作者:刘群霞 杨斯达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湖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以南县农民的作业生活为背景孕育的南县地花鼓文化,同湘西、衡阳等地的地花鼓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地花鼓同南县的社会风情进行了高度的融合,并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该歌舞形式融合了南县文化和人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傣族孔雀舞蹈的发展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0年 第5期 101-101页
作者:王伟男 杨斯达湖南理工学校音乐学院 
孔雀舞是中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最具代表性。传统的孔雀舞,过去都由男子头戴金盔、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克·评梅兰芳和他的剧目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20年 第3期41卷 104-106,112页
作者:克· 董单(译)不详 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 
20世纪30年代初梅兰芳访美期间,美国戏剧评论家克·(Stark Young)曾对梅兰芳的表演和演出剧目做过专业的评论。本文针对其发表于1930年3月《新共和》上的两篇文章,《梅兰芳和他的剧目》以及《梅兰芳的新剧》进行全文翻译,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