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杨晓新"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学的轻与重──对当代文坛精神生态的一种观察与期望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1997年 第1期 7-13页
作者:杨晓新 
文学的轻与重对当代文坛精神生态的一种观察与期望杨晓新记得有位当代中国作家曾讲过,他的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朋友曾不无戏谑地对他说,假如自己有一天脑力枯竭无法再进行科学研究了,他就去当作家。这显然是玩笑式的对文学“轻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的真实性推阐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1997年 第2期 12-15页
作者:杨晓新 
什么是文学的真实性,或者说文学的真实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真实?这是一个曾有过许多争论的问题。而通常最有市场或最不易被驳倒的解说总是:文学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但又不能违背生活真实,而是对生活本质和规律的反映。长期以来,我总觉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增强现实出版的盈利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与出版》2020年 第11期 50-56页
作者:杨晓新 吴昊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分析目前业界对增强现实出版的认知误区,提出增强现实出版的7种盈利模式,分别是捆绑销售模式、数字内容增值模式、硬件集成模式、众筹模式、金融化模式、商业广告模式和资助模式。出版企业应恰当的应用好增强现实的核心功能,聚焦用户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钌配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11年 第5期23卷 983-990页
作者:张小年 刘亚楠 杨晓新 刘杰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广州510632 
钌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国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型结构钌配合物的设计合成;钌配合物在细胞凋亡、信号传递、基因、蛋白表达等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成为的研究热点,金属钌配合物抗癌活性机制得到进一步的阐释。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浸体验视角下的增强现实出版物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与出版》2021年 第6期 57-62页
作者:杨晓新 杨海平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16019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增强现实出版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方向,与传统出版物相比,其更易为用户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文章重点探讨了沉浸阅读产生的条件,并从多感官刺激、交互式挑战、叙事模式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进行增强现实出版物设计研究,认为出版企业应加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出版概念与媒介嬗变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出版》2021年 第18期 12-17页
作者:杨海平 杨晓新 白雪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版概念的定义伴随着出版媒介技术的发展而不断革一代出版媒介拓展了出版的边界,构建了沉浸阅读环境,建立了“泛在、共享、共创”出版机制,因而出版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是将知识通过融媒介技术加以组织、设计、开发、加工、整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与意识形态——关于艺术与意识形态问题的思考(二)
收藏 引用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年 第1期13卷 4-8页
作者:杨晓新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并以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见解。我认为这一习惯看法是值得怀疑的。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经典作家是否把艺术归入了意识形态?其二,“艺术是意识形态”这一命题在理论上能否成立?显然,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经”与求“道”之间——关于艺术与意识形态问题的思考之三
收藏 引用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年 第2期13卷 11-14页
作者:杨晓新 
前文已经说明,把艺术归入意识形态,既非经典作家的见解,在逻辑上也是讲不通的。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前文的分析并非前无古人独此一家的妙道高论,而是众所皆知的寻常之谈,人们何以会不顾那些显而易见的逻辑矛盾,硬把艺术拉到意识形态门下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意识形态”本意探源——艺术与意识形态问题之我见(一)
收藏 引用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4年 第3期12卷 11-15页
作者:杨晓新 
关于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国内曾屡次爆发论争,有关论文数量已相当可观,但问题并没有彻底辩明,其中有些问题似乎愈来愈混乱和模糊。我想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感受,所以这个问题仍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 该问题涉及以下几个课题:意识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校学生社交媒体平台交互学习动机研究--以微博平台开展应用型课程学习为例
收藏 引用
《情报资料工作》2015年 第2期36卷 101-105页
作者:范哲 杨晓新 王周秀南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226019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226019 
文章借鉴学习动机理论与社交媒体使用动机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生访谈结果,构建高校学生社交媒体交互学习意愿的动机模型,以微博平台开展应用型课程交互学习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动机模型进行验证与分析,其信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