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杨景龙"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回填土排土场光伏支架及基础选型分析
收藏 引用
《煤炭工程》2025年 第1期57卷 29-34页
作者:赵捷 商长征 杨景龙 侯现乐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300120 
针对高回填土排土场建设光伏电站后的沉降变形难题,基于山西平朔矿区排土场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分析沉降变形对光伏支架及基础的影响,并结合场地回填土情况,对光伏支架及基础选型、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为高回填土排土场光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主情、主知与主趣——试论新诗发展史上的唐诗、宋诗和元曲路径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04年 第6期 23-33页
作者:杨景龙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本文从古今诗歌传承的角度 ,首次提出 2 0世纪新诗发展史上存在着唐诗、宋诗和元曲三大路径的看法 ,并具体论析了主情、主知、主趣三派诗人诗作与唐诗、宋诗和元曲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艺术风貌。指出对三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强古今演变研究,拓展新的学科空间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2005年 第1期 14-21页
作者:杨景龙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文学研究领域学科时段的机械划分,限制了研究者贯通古今的学术视野,导致了大量重复研究现象的产生,使人误以为不同时段研究之间互相隔膜乃是正常现象,终置文学史发展演变的整体性连贯性于不顾。本文以古今诗歌传承为便,论证了古典诗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白对唐代之前中国诗歌抒情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2022年 第6期42卷 94-101页
作者:杨景龙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从汉末到盛唐的文人诗歌发展历程,也就是在汉乐府凸显叙事性之后沿着“古诗”开创的抒情路径,逐步完成乐府诗的文人化,将诗歌的抒情性推向高峰的过程,而李白无疑是站在这座高峰之上的标志性人物。正是在对《诗经》《楚辞》、汉魏六朝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谢逸《溪堂词》意象营造的特色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2004年 第1期 145-147页
作者:杨景龙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谢逸是北宋中后期词坛上较为重要的婉约派词人,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薛砺若《宋词通论》),雅洁清丽,蕴藉隽妙,自成一家,在词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但对他的词作,除了古代词话只言片语的评点,现代学者偶有提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现代新诗的诗体建设问题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2007年 第5期27卷 110-113页
作者:杨景龙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社科系江苏常熟215500 
中国新诗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诗体建设的形式问题,新诗作者普遍滥用自由,导致新诗文本的浅白、啰唆和枝蔓芜杂。因此,新诗作者应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学习,强化形式意识,注重新诗诗体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新诗的整体艺术质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李白诗歌的顶点抒情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2024年 第3期44卷 117-126页
作者:杨景龙中国词学研究会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在全面继承诗骚以来中国诗歌抒情言志传统的基础上,李白把初盛唐抒情言志诗歌推向令后人望尘莫及的顶点。无论是题材内容的选择处理,还是体裁形式的继承创造,抑或是强烈的主观色彩、丰富的想象力、变化莫测的结构等等,都呈现出在其他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胡适《尝试集》的过渡形态
收藏 引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1期46卷 120-124页
作者:杨景龙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虽有开辟鸿蒙之功,但也留下了明显的遗传胎记,呈现出一种典型的过渡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集中大部分作品的政治和伦理性质,二是新旧兼收的编排体例。这种带有浓厚旧体诗特征的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代咏梦词综论
收藏 引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1期30卷 80-83页
作者:杨景龙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安阳455000 
离别相思、身世感慨和对故国的怀念,是宋代咏梦词的主要内容;时空的心理化、境界的虚幻化和手法的多样化,是宋代咏梦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全壳极限承载力中预应力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2011年 第S1期41卷 127-131页
作者:孟剑 杨景龙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建筑所北京100840 
某核电厂的安全壳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中预应力钢束布置形式比较复杂。结合安全壳结构极限承载力项目,根据安全壳预应力钢束的特殊布置形式,对钢束的几何形状进行研究,推导出了钢束的空间几何曲线方程,采用MATLAB对预应力钢束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