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杨海威"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外形设计对微喷管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07年 第1期28卷 68-72页
作者:杨海威 赵阳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利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法对钟形、喇叭形和锥形等三种不同形状微喷管进行管内气体流动模拟,并对不同温度及入口压力下各形状喷管的性能变化进行模拟分析,模拟中采用与实际分子碰撞过程更为接近的内能松弛模型及CLL物面反射模型。研究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分子运动模拟的微喷管流体流动
收藏 引用
《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 第10期24卷 2189-2192页
作者:杨海威 朱卫兵 赵阳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航天工程系哈尔滨150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系哈尔滨150001 
深入研究微喷管内流场性能有助于微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在高克努森数条件下,运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微喷管流动过程,对不同入口温度下的拉伐尔喷管流场进行二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体温度的升高,由于黏性力的增强,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套筒接杆护套小总成3D打印工艺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橡胶工业》2024年 第4期71卷 293-298页
作者:谢嘉诚 杨海威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1804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整车制造工程部上海200120 
动力工具通常带有套筒和接杆,为避免操作工在紧固操作过程中直接接触旋转的套筒和接杆,设计了既安全又便于安装的热塑性聚氨酯(TPU)套筒接杆护套小总成。针对套筒接杆护套小总成,运用SolidWorks和Teamcenter软件进行3D建模与整车环境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开放式体系结构经济型数控装置的研制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 第12期35卷 1861-1864页
作者:陈金成 杨海威 钟廷修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0030 
以自行研制的一套开放式经济型数控装置为例 ,说明开放式经济型数控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及其软、硬件组成 .介绍了该系统的核心部件——运动控制卡的设计原理 .该卡采用通用的芯片进行设计 ,其成本低廉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拉伐尔型微喷管流场的三维模拟
收藏 引用
《半导体技术》2009年 第10期34卷 1014-1017页
作者:杨海威 朱卫兵 赵阳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工程系哈尔滨150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系哈尔滨150001 
微喷管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微型推进系统的设计及其性能好坏。运用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Carlo)方法对三维微喷管进行管内气体流动模拟,并对不同蚀刻深度及不同雷诺数喷管进行了模拟分析,仿真中采用与实际分子碰撞过程更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行人腿部保护的保险杠吸能结构优化
收藏 引用
《汽车工程》2016年 第1期38卷 42-46,64页
作者:张志飞 李勋 徐中明 贺岩松 杨海威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0 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对某轿车进行行人小腿与保险杠的碰撞试验,建立行人小腿与某轿车前端的碰撞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相应的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为满足Euro-NCAP法规要求,在原车上增加吸能泡沫和副保险杠,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俯仰角加速度的驾驶室悬置系统修改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12年 第18期23卷 2258-2262页
作者:张军峰 贺岩松 杨海威 黄勇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0 
采用柔性化的驾驶室建立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道路试验测得仿真模型的激励和验证信号,从自由度、加速度均方根值和系统模态等三个方面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俯仰角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优化目标,在频域内对驾驶室悬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型推进器流场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9年 第5期 53-56页
作者:杨海威 朱卫兵 赵阳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150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 
深入研究微喷管内流场性能有助于微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利用微喷管内流动与壁面传热的耦合计算,对微喷管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喷管内流体模拟采用直接蒙特卡罗法,壁面材料热响应采用瞬时热传导方程进行建模,并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行人腿部保护的保险杠吸能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14年 第12期33卷 171-175页
作者:贺岩松 杨海威 徐中明 万鑫铭 范体强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400039 
建立了小腿与轿车前部的碰撞有限元模型,并运用LS-DYNA仿真求解,通过与Euro-NCAP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对比分析5种截面形式的吸能板对行人的保护效果,选择了一种对行人保护效果较好的截面。为优化行人保护效果,以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引进型300MW机组冷锻壁厚加强三通有限元分析
收藏 引用
《机床与液压》1999年 第3期27卷 64-65页
作者:郑炜 杨海威 鲁宝香 何漫丽 马银光 李克景天津大学机械学院 中海石油北方船舶公司 
本文介绍了对冷锻壁厚加强三通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三通满足强度设计要求,但是,复杂工况条件下三通的母管与支管相贯肩部的应力值很大。所得结论为进一步改进三通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