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杨福生"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赏析的批评品格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 第3期 85-91页
作者:杨福生 
赏析的批评品格杨福生赏析作为一种行为,是文学欣赏活动中的十分理性化的形式;作为一种文体,则是满带感性的文学批评即鉴赏的批评(Apprecia-tiveCriticism)。鉴赏的批评与一般的文学批评的不同,概而言之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世以道易天下 文敏飞动自纵横——《孟子》、《韩非子》论辩艺术比较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4期22卷 62-66,87页
作者:杨福生巢湖师专中文系 
有争鸣之势,必有论辩之文。诸子欲“以其道易天下”。遂“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作为中国社会政治影响极大的儒、法学说,《孟子》和《韩非子》的论辩艺术对后世影响也极大。孟子论辩,服膺于自我精神高度,辩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艺术画面”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09年 第1期 132-133页
作者:杨福生大连大学音乐学院 
本文从什么是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艺术画面”谈起,从这个角度入手,分别从:分析一首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艺术画面”是深入把握作品内涵的有效途径和声乐作品中的“艺术画面”对声乐演唱的作用,这两个方面研究了这种“艺术画面”对声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代律诗的审美取向
收藏 引用
《学术界》1999年 第5期 83-87页
作者:杨福生安徽省巢湖师专巢湖238000 
从律诗本体论研究出发,根据接受美学原理,本文探讨了唐代律诗的审美取向。在常说的音乐美、结构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真实”
收藏 引用
《学术界》1996年 第4期 56-60页
作者:杨福生巢湖师专<居巢学刊>编辑部 
论“真实”杨福生当“真实是艺术的命”和其它的一些有关文艺的理论处在被人怀疑之中或重加审视的时候,我依然坚信,这是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它所具有的说服力和科学性,决定了目前还找不到一句更为确切的话来代替它。早在马克思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优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环境实做举措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2014年 第19期35卷 62-65页
作者:杨福生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 
从实验环境入手,主要解决当前困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难题,着眼于优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环境,着重解决了5个方面的问题:(1)明确指出了中学化学实验的现实环境;(2)做好高一学的"起始"工作;(3)改学分组实验中的验证性实验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电子耳蜗语音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9年 第3期16卷 365-370页
作者:聂开宝 蓝宁 高上凯 杨福生清华大学电机系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组北京100084 
人工电子耳蜗是全聋人康复的一项新技术。我们从系统角度出发,首先简单阐述了其原理及系统设计,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目前人工电子耳蜗中所涉及的语音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状况,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海畅游 大爱无垠——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郁钧剑的艺术之路
收藏 引用
《当代音乐》2019年 第11期 1-2页
作者:杨福生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大连116622 
郁钧剑,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出版过近百张唱片。其代表作《说句心里话》《什么也不说》《当兵干什么》《小白杨》《家和万事兴》等可谓家喻户晓。"艺术本是一家",这一点在郁钧剑身上得到了全面的阐释。他在音乐界、书法界、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手写体字符识别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信号处理》1995年 第3期11卷 153-161页
作者:于利华 杨福生 刁颐民清华大学电机系 
本文总结了物视觉神经系统从视网膜到初级树皮层的信息处理特点,并指出其与小波交换概念相似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人工神经网络字符识别器,用于数码识别.仿真结果初步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推广能力和分类能力.采用广义能量函数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小波逆变换合成的心率变异性信号的IPFM模型
收藏 引用
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5年 第4期12卷 324-331页
作者:廖旺才 杨福生 胡广书清华大学电机系 
本文提出了心率变异性(HRV)信号的一种改进的积分脉冲频率调制(IPFM)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由于合理地设计了模型的前置部分,从而使得仿真的HRV信号的频谱和调制信号的频谱具有一致性。又由于采用了小波逆变换的方法合成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