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推导了平均体轴系下弹性飞机的刚弹耦合运动方程,然后基于小扰动假设将其线化,综合有理函数拟合得到的时域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建立了可用以弹性飞机刚弹耦合运动学稳定性分析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某大展弦比飞翼布局无人机的纵向刚弹耦合运动稳定性进行了建模与计算。结果显示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机翼对称一弯模态与短周期运动模态发生耦合,使得飞翼在较小的飞行速度下就出现自由体颤振现象,表明结构弹性会对飞翼纵向动力学稳定性造成显著的影响,在大展弦比飞翼设计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研究了在刚弹耦合状态空间建模过程中,截取弹性模态阶次的多少对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影响。分析了结构刚度对飞翼刚弹耦合运动稳定性的影响。计算表明刚弹耦合失稳速度随机翼刚度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的趋势。在相同速度水平下,弹性飞翼的短周期频率和阻尼值均随着机翼刚度的增加而增加。
摘要:针对MUAV(MUAV)定点飞行任务中姿态测量精度低所导致的机体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横侧向平面通过控制航向速率陀螺保证平飞,在纵向平面采用过载控制的办法控制高度的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航点压线导航方式,并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了纵向和横侧向平面控制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导航与控制方法,在低精度微机电系统(MEMS)的测量装置条件下,能够满足MUAV定点、定航线飞行任务的要求。
摘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飞行器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的静气动弹性响应分析方法。基于该方法进行静气动弹性响应分析时三维气动力单独求解,再与结构进行耦合计算。在初步设计阶段气动力可选取由Euler方程、N-S方程或高阶面元法计算,详细设计阶段气动力可选取风洞试验气动力。该文对一大展弦比机翼进行了静气动弹性响应分析,算例中使用CFD方法计算气动力,用以提供各种状态的刚性气动力;再将气动力通过插值分配到线性气动力网格或结构有限元模型上;并最终通过线性化方法对平衡状态附近的气动力进行弹性化处理。还将分析结果与适用于初步设计阶段初期的基于线性气动力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在气动力分布和气动力系数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但在宏观的剪力、弯矩分布方面差别较小,基于三维气动力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初步设计阶段参考。
摘要:扑翼机的飞行依赖于扑翼翼面的运动,经过优化的运动策略能够使特定翼面发挥最佳的气动性能。然而目前扑翼机设计中缺乏有效的运动参数优化方法,无法针对给定机翼确定一组最优运动参数。采用非定常涡格法(UVLM)计算扑翼气动力,与现有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气动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基于DIRECT(矩形分割)全局优化算法,以最大化推进效率为特定优化目标,对扑翼运动参数进行了迭代优化。结果表明,通过该优化算法能够得到最优扑翼运动参数,有效提高特定气动性能;应用优化算法计算得到的平均推力与基准运动的平均推力相比,在数值上有1.04倍的提高。在设计过程中,降低气动力约束有利于扑翼运动优化,使给定扑翼翼面具有更大的推进效率,无气动力约束的最大推进效率与基准运动的推进效率相比提高了46.8%。
摘要:根据国家“新文科”的建设要求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变化,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机辅助UI设计》是山西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立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滞后于时代发展,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本文以《计算机辅助UI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式和课程设置,旨在为艺术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摘要:为了分析非对称的成本扰动信息对于供应链契约设计的影响,研究了当制造商的成本发生扰动并且扰动信息是非对称的情形下的零售商的最优契约设计问题。假定市场需求是关于价格的非线性函数,使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非对称的成本扰动信息下的供应链最优契约菜单,并且分析了非对称的扰动信息对于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需求为常数柔性函数或者指数函数形式时,可以设计有效的契约菜单来改善供应链的绩效;在非对称的成本扰动信息下,当生产成本扰动满足一定条件时,初始的生产计划仍然是最优的;非对称的成本扰动信息并不必然会给供应链带来利润损失。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摘要:针对气动弹性结构,利用遗传-敏度混合算法开展鲁棒优化设计。以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的鲁棒气动弹性结构优化设计为例验证了鲁棒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比较了鲁棒结构优化设计与传统优化设计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变量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考虑鲁棒性约束优化得到的结构较传统优化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但鲁棒性的满足是以增加结构质量为代价的,鲁棒性要求越高,结构增重越明显。
摘要:建立一种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飞行动力学仿射非线性系统数学模型,为进一步开展直升机非线性系统特性和控制律设计研究做准备.建模过程中,保证了控制量能在方程中线性表示,又保证了模型的精度.以UH-60A直升机为对象,进行定直飞行配平计算以及直升机对不同操纵输入的动态响应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飞结果吻合,与国外较成熟的非线性工程实时仿真模型相比有相当的精度,证明建模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和有效.
摘要:T型尾翼构型复杂,操纵面多,在动气动弹性的有限元建模和颤振特性设计中,需要修改的参数多,颤振分析复杂,设计人员面临很大的困难.通过在设计过程中引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依据遗传算法和敏度优化算法的特点,针对固有振动和颤振优化设计的不同要求,将两种优化方法进行混合和递进应用,形成不同的优化设计方法.建立固有振动频率和颤振阻尼对结构参数的敏度公式,设计两种不同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将优化方法应用于某T型尾翼的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提高了设计速度,保证了设计精度,固有振动频率误差保证在3%以内.在保证质量最小的要求下,使颤振速度得到提高,并为实际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指导.
摘要: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考虑多控制面飞行器结构参数和配平关系中的不确定性的鲁棒气动弹性优化方法,并在一个带有主动气动弹性机翼(AAW)的复杂小展弦比飞机的结构和控制面传动比的鲁棒设计中得到了应用。以非概率形式来衡量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变化,采用单目标函数形式,并引入一个反映目标函数相对变化的额外约束来描述鲁棒优化问题。在严重载荷状态下,以结构质量最小化为目标,以控制面偏转角、铰链力矩、翼根载荷和临界颤振速度为鲁棒约束条件,实现了结构和传动比的同步优化设计。通过与不考虑鲁棒性要求的传统设计方法进行比较,论证了鲁棒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鲁棒最优解虽然要付出一定的质量代价,但对结构设计变量和传动比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摄动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